

做好准备。对人类的感官来说,北冰洋和北大西洋冰冷的海水简直是极度寒冷。由于海水是咸的,其温度甚至可以低于我们认为的冰点(低至华氏28.8度,而不是通常的32度),并且仍能保持液态。没有防护装备,人类身体在这种温度下可能只能承受15分钟就会失去知觉;45分钟就会死亡。
然而,体型可达15英尺长、重达880磅的格陵兰鲨却将这些水域作为它们的家园。这些软骨鱼类不仅能忍受极寒的温度,还能抵抗人类常见的疾病,如癌症,并可能蕴含着我们如何活得更长、更健康的秘密。
“这个物种的鲨鱼研究非常不足,除了格陵兰当地人之外,鲜为人知,”霍莉·希尔斯说道。希尔斯是曼彻斯特大学的生理学家,她刚刚结束了一次北极探险,一支由八名科学家组成的国际团队旨在改变这种状况。
这种难以捉摸的鲨鱼去年首次引起广泛关注,当时它登上了《科学》杂志的封面。格陵兰人——与美洲北极原住民有血缘关系的因纽特人——早已声称格陵兰鲨可以活很长时间。但去年,丹麦研究人员证实了它们是已知最长寿的脊椎动物。它们可以活到400岁,这引发了许多疑问。希尔斯说,比如:“为什么它们活那么久却不得癌症?”
癌症是一种复制性疾病。当我们的细胞自我复制时,它们有时会引入错误——可能是由于损伤,也可能是因为它们达到了自然生命周期的终点——这些错误可能变成癌症。一般来说,你活得越久,细胞复制的次数就越多。这意味着出现这类错误的几率越大,这也是为什么癌症在成年人中更常见。但活到122岁的长寿纪录保持者让·卡尔芒相比格陵兰鲨,简直是小巫见大巫。这些生物似乎要到150岁才能性成熟。我们不确定格陵兰鲨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我们只知道它们可以。
“我之所以参与进来,是因为他们需要有人研究心血管系统,”希尔斯说。“心脏病是老年病。我们知道,每过65岁,患心脏病的几率就会以异常、惊人的高速度增加。那么这些动物是如何搏动400年的呢?它们会发生纤维化吗?会发生心律失常吗?它们会有我们认为与人类心脏衰老相关的任何情况吗?”
希尔斯指出,这次旅行的目的——她和她的同事们正在通过一系列鲨鱼日记事后记录——仅仅是观察,以帮助填补我们对格陵兰鲨理解中的空白。像希尔斯这样的研究人员正在与时间赛跑,尽可能多地了解这种鲨鱼,既是为了保护该物种,也是为了看看它们的生理学有哪些方面可以增进我们对人类健康和福祉的理解。
为何如此仓促?因为北大西洋和北冰洋日益增长的捕捞压力意味着格陵兰鲨越来越多地成为兼捕渔获物;即被渔钩和渔网意外捕获的非目标生物。而幼年格陵兰鲨却很稀少。考虑到雌性鲨鱼可能需要长达150年才能繁殖,我们不应期望这种情况在短期内有任何根本性改变。所以我们捕捞鲨鱼的速度可能比它们繁殖的速度还要快。
“当你想想大型团队的努力时,你不会想到生理学,”希尔斯说。“所以,保护生理学这门新兴的学科非常有意义,它研究动物是如何工作的,它们在所有组织层面上如何运作,以帮助指导保护计划。”
人类的压力可能正在无意中伤害格陵兰鲨的担忧,已将其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被列为近危物种。当我们考虑到过去人们为了它们肝脏中厚厚的脂肪油而积极捕猎这些生物时,这个事实更加令人沮丧。
“这个物种在20世纪上半叶(1900年代至1940年代)因其肝脏而被过度捕捞,当时其肝脏被用作战争中的机器润滑油,”希尔斯说。“由于它们体型巨大,它们的肝脏也极其巨大。而且它们生活在寒冷的水域,肝脏中会沉积大量脂肪。所以它们特别适合制作这种机器润滑油。”

根据希尔斯和类似的其他探险活动,关于格陵兰鲨有很多有趣的知识可以学习。
以它们的心脏为例:它们每12秒跳动一次。相比之下,人类的心脏在休息时每秒至少跳动一次(在活动或年轻时跳动更快)。我们的心脏使用快速跳动和低输出——每一次跳动只将少量的血液泵送到全身。格陵兰鲨则以一次有力的搏动将等同于心脏容量的血液泵送到全身,然后暂停12秒进行充盈。
心脏并不是格陵兰鲨唯一缓慢运动的部分。它们的尾巴也同样缓慢。在探险过程中,一位日本研究人员在它们的一些尾巴上安装了生物记录仪,这种传感器可以收集关于生物的各种信息。
“它们的尾部摆动是从一次伸展到下一次伸展,是有史以来记录到的最慢的尾部摆动,即使考虑了体型和温度的差异,”希尔斯说。
虽然一些北极动物因随着洋流北上的污染而遭受苦难,但格陵兰鲨似乎基本未受影响。希尔斯回忆起一项研究,该研究测试了组织样本中的已知污染物,以了解它们是否会在格陵兰鲨体内富集。
“有趣的是,”希尔斯说,“它们似乎并没有。但一项研究并不能代表全部情况。”
这正是为什么研究人员需要继续冒着冰冷的海水,去了解更多关于这种鲨鱼及其栖息地的知识。如果我们幸运的话,也许有一天我们就能借鉴它的一些长寿秘诀。但如果我们不小心,人类的行为可能是唯一能够彻底灭绝这种坚韧生物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