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Android 和 iOS 版 Google 翻译应用的一次更新,Google 让你更容易理解那些你可能不认识的语言。两项更新的功能提升了你在导航陌生语言的能力,无论是印刷体还是口语——虽然这些对 Android 用户来说是小小的改动,但 iOS 设备用户将是首次获得这些功能。
对于标志、菜单和其他印刷材料,Google 增加了实时视觉翻译功能。以前,你需要拍摄想要翻译的文本,然后等待 Google 完成它的神奇操作。在最新的更新中,只需点击翻译应用中的相机图标,将手机摄像头对准标志,你就能看到翻译后的内容,几乎是即时的。更棒的是,你的设备现在可以在没有互联网连接的情况下完成这些操作——考虑到你在国外时不能总是依赖你的智能手机联网,这一点非常棒。它支持英语与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葡萄牙语、俄语和西班牙语之间的翻译。
我用新应用进行了一些快速测试,主要使用了法语和俄语——这些语言我实际上是认识的。和以往一样,Word Lens 功能可能有点不稳定;有一次测试,它把斑马线标志的黑白条纹误认为是单词,但它通常能提供足够的上下文让你了解情况——尽管它确实会回避习语。例如,尝试翻译一个标有“chien lunatique”的标志(这基本上是法语版的“小心狗”标志),结果是稍微不那么吓人的“情绪化的狗”。但总的来说,翻译功能仍然比完全不懂语言要好,而且在处理路标和菜单时,它比短语手册要快得多。该应用仍然需要你告诉它要查找的语言——它还没有聪明到能自行识别。
翻译标志很方便,但在旅行时你通常无法避免与人交流,而且个人而言,我一直觉得听力理解比阅读理解困难得多。幸运的是,Google 翻译现在在其对话模式下提供了自动语言检测——尽管“自动”这个词可能有点夸张了。你至少需要通过告诉它要收听的两种语言来帮助翻译;然后它才能弄清楚谁在说哪种语言。
虽然 Word Lens 功能也许更吸引眼球,但对话功能给我留下了更深的印象。虽然 Google 翻译以前就有一个实时对话模式,但每次你想翻译一些东西都需要反复点击按钮——新功能的一次点击操作一旦开始,感觉就像是《星际迷航》中的场景。虽然我承认我的测试主要是我与自己进行双语对话,但 Google 翻译在处理我用法语、俄语或英语向它提出的任何内容方面都做得相当不错。(除了它偶尔会奇怪地插入产品推广。)我还注意到它坚持将“that is”翻译成法语的“ce est”(你总是会写“c’est”),但检查显示 Google 的网页版翻译工具也有同样的结果,所以这是引擎的问题,而不是应用的问题。
Google 并不是唯一一家致力于无缝翻译的公司。去年年底,微软子公司 Skype 宣布了一项旨在让不同语言的人们能够进行对话的功能,通过在他们说话时自动翻译内容。但目前,Skype 的技术仅支持英语和西班牙语之间的翻译,并且仅对部分用户可用。
我们可能离科幻小说中的通用翻译器还有一段距离,但我可以说的是:使用你的智能手机仍然比把一条外星鱼塞进耳朵里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