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沙恩·米勒(Shane Miller)的办公室里经常会看到很多孩子因脑震荡而来就诊。米勒是德克萨斯州儿童脊柱医院的儿科运动医学专家,在过去的几年里,他开始注意到一些让他担忧的现象。
“我们开始注意到一种趋势,运动员告诉我们,他们在遭受脑震荡后仍然继续参加自己项目的比赛,”他说。“我们想回过头去看看,这是否只是少数运动员。”他认为,实际上,这个数字应该是零。
在梳理了两年关于脑震荡患者的数据后,米勒和他的团队发现,女孩足球运动员在比赛当天返回赛场的几率平均是男孩的五倍,而且总的来说,有40%的运动员(包括男孩和女孩)在受伤当天继续比赛。这项研究将呈现在美国儿科学会年度会议上,研究人员查看了德克萨斯州一家儿科运动医学诊所诊断出的87名7至18岁足球运动员的医疗记录。在那些返回比赛的运动员中,除一人外,其余的都在受伤的同一场比赛中返回。
这项工作建立在米勒团队去年完成的一项研究基础上,该研究将多个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汇总在一起。那次分析也发现,总共有约40%的运动员在脑震荡当天返回比赛。目前的研究是他们首次对单一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数据进行分析。
米勒表示,研究团队没有关于每位运动员返回比赛具体情况的数据。他们没有必要的信息来澄清这些受伤的运动员在重返比赛前是否接受了教练或培训师的评估。
每个州都有相关法律规定,疑似脑震荡的青少年运动员必须被移出比赛,在获得医疗专业人员的许可之前不得返回。脑震荡后继续参加体育运动会增加运动员遭受更多伤害的风险,并使恢复过程更长、更困难。但据米勒介绍,在某些情况下,球员必须主动向教练报告他们的症状,教练才知道可能存在问题。
“很多人是当时受伤时没有报告症状,然后继续(比赛),”他说。“我们不是说教练做得不好,我们不知道他们为什么继续比赛。”
根据他们现在拥有的数据,米勒表示无法解释为什么女孩比男孩更可能继续比赛。“我们正在积极调查原因。当他们说继续比赛时,我们会问他们为什么。”
在西雅图儿童医院研究青少年医学的萨拉·克里斯曼(Sara Chrisman)曾亲眼见过年轻运动员不愿意向教练报告脑震荡。“一个15岁的孩子不会告诉你他头疼,”她说。“整个文化都不是这样设计的,尤其是一些带有‘坚韧’元素的运动项目。”
她表示,尽管米勒的研究结果很有趣,但她对最终结果持谨慎态度。“我对此持保留态度,”她说。这是因为该研究回顾了过去的医疗记录,并且只包括了实际到诊所就诊的运动员,而不是跟踪一组运动员整个赛季的情况。克里斯曼说,她也对数据显示女孩的当日重返比赛率很高感到惊讶,因为通常情况下,女孩比男孩更倾向于报告伤病。
米勒表示,他们计划将研究扩展到更大的数据集。他认为,下一步是尝试理解他们所看到的趋势背后的原因。根据他迄今为止的观察,米勒认为,更积极地直接对运动员进行教育,让他们了解如果怀疑自己有脑震荡而继续比赛的风险,可能会有所帮助。
“我们需要直接与运动员沟通,”他说。“并让他们了解当前的脑震荡建议以及这些建议存在的原因,以便他们在受伤时能够保护自己并做出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