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7月,成都飞机公司又推出了两架低速率初始生产(LRIP)的歼-20隐形战斗机。这使得中国空军拥有的歼-20战斗机总数达到四架,而最初的八架歼-20原型机仍在进行严格的飞行测试。以目前的生产速度,中国可能将有12架歼-20生产型准备好交付给空军某部队进行操作和熟悉飞行,并有望在2017-2018年实现初始作战能力(IOC——意味着这些战斗机能够执行作战任务)。
最新的两架歼-20战斗机采用了非常深的灰色涂装,并在机身下部、机翼下方带有新的低可见度空军标志。如果歼-20能够达到其2017-2018年的IOC目标日期,它将为中国在空对空作战领域带来技术优势,超越所有尚未拥有第五代战机的亚洲邻国。作为一款重型隐形战斗机,它装备了远程导弹、电子战能力、先进雷达和无源传感器,使其成为与新款美国F-22和F-35隐形战斗机相媲美的有力竞争者。中航公司已经在规划一系列未来的升级,以保持歼-20的最先进水平;国产WS-15发动机就是其中之一。

图片还显示,第二架歼-31/FC-31原型机正在中国公路上运输,类似于2012年夏天第一架歼-31原型机的运输方式。这架战斗机从沈阳工厂被运往中国另一地区的试验场。中国的第二款第五代战斗机歼-31是沈阳飞机公司制造的双引擎、中型隐形战斗机。它目前正在进行测试,并等待确定的国内和出口订单。一款改进型歼-31的展示模型,拥有更大的机身、改进的国产发动机、更强的隐身性能和更先进的传感器,曾在2014年珠海航展上展出。预计第二架歼-31原型机将很快进行首飞,如果还没有的话。改进型歼-31在2016年珠海航展前夕的首飞,将大大提高其在国内外的销售前景。

随着两款隐形战斗机即将投入使用,中国正在朝着成为21世纪空中超级大国迈出关键一步。随着中国国防出口的增长,歼-20和歼-31可能会开始在外国航展上亮相,甚至可能出现在外国空军中。
您可能还对以下内容感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