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鼯鼠是一种可爱的哺乳动物,体重不到半磅。而且,在北美洲生活的三个鼯鼠物种——被称为“新大陆鼯鼠”——在紫外线下会发出荧光粉红色。发现这种现象的研究人员仍然不确定具体原因。
对这些发出荧光的滑翔小动物的调查始于一个偶然的发现:威斯康星州北陆学院的林业副教授乔纳森·马丁(Jonathan Martin)晚上徒步归来,用紫外线照射他在喂鸟器上听到的鼯鼠。“然后我看到了这耀眼的粉红色,”他通过电子邮件回忆道,“简直太美了。”(他本来就对自然界的荧光现象感兴趣,并读过一篇关于荧光青蛙的研究。)
这最终促使当时在北陆学院读本科、现在是德克萨斯农工大学攻读野生动物学的硕士研究生艾莉·科勒(Allie Kohler)进行了更正式的研究。她开始查看明尼苏达州科学博物馆的标本。
“我能够很快去那里,查看他们的博物馆标本,我看到的每一个鼯鼠标本都发出亮粉色的荧光,”她回忆道。研究人员还查看了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的这些小动物,它们也表现出同样的现象。这些鼯鼠(实际上它们是滑翔者,而不是真正的飞行者)有三个不同的物种,都属于Glaucomys属,它们在夜间或黎明或黄昏时活动,根据《哺乳动物学杂志》一篇报道他们研究结果的论文,它们是“夜行-晨昏性”的。
他们还查看了白天活动的普通松鼠,例如Sciurus carolinensis,即东部灰松鼠。这些啮齿动物在紫外线下不会发光。
在这些鼯鼠身上,荧光效应在它们的腹部更强。研究人员推测了它可能存在于它们身体上的几个原因。他们的假设包括:它可能以某种方式帮助它们交流,躲避捕食者,或者在被雪覆盖的地形中派上用场。
顺便说一下,荧光是指一种物质在受到短波长光照射后发出长波长光——在这种情况下,紫外线照射到松鼠身上,并被重新发出人类可见的粉红色光芒。其他生物也会发出荧光,比如一些鹦鹉。
为了用照片捕捉这些图像,研究人员用紫外线手电筒照射它们,并使用佳能EOS 50D相机拍摄。他们还不得不在相机上加装一个黄色滤镜,以吸收紫外线手电筒发出的背景蓝色波长的光,从而使荧光色更加明显。
科勒说,研究表明鼯鼠的晶状体能够让紫外线通过,但它们看到什么(如果它们看到什么的话)尚不清楚。“真正的问题是,”她说,“它们的大脑是否在处理这些信息?”
更多照片,如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