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万美国人无法带病居家,导致流感传播

在美国,带薪病假并非一项保障。

对于两千万美国人来说,生病时居家休息是一种奢侈。每年,有这么多人会带病上班,感染病毒或细菌,因为他们没有带薪病假。尽管研究表明,居家休息有助于防止流感传播。在像今年这样糟糕的流感季——我们很可能迎来创纪录的一年——医生和公共卫生官员都敦促美国人采取一切预防措施,避免传播这种可能致命的病毒。

“对于那些已经生病的人,请待在家里,不要上班或上学,”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代理主任安妮·舒查特在最近一次与记者的电话会议中敦促道。“这是非常重要的建议,请务必遵守。否则,你就有可能将病毒传播给他人——对你来说可能只是轻微的症状,对别人来说却可能是致命的。”

但实际上,无论这个理由在科学上多么合理,对于许多美国人来说,无薪休假(无论出于何种原因)根本不是一个可行的选择。美国是唯一一个不保障带薪病假的发达国家。这使得公司有权决定是否提供这项福利,而这通常意味着大公司的高层员工能获得带薪病假,但低收入工人却往往得不到。而这些人恰恰是最无力请假的人。

根据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CEPR)2009年的一份报告,收入排在前十分位(最高10%)的美国人中,超过83%的人享有带薪病假,而在收入排在后十分位(最低10%)的人中,只有23%享有这项福利。他们估计,总共有至少40%的私营部门工人,在感染流感等疾病时没有带薪休假。美国劳工统计局一些更近期的估计表明,总体数字已上升到60%,部分原因在于奥巴马政府为保护政府承包商而颁布的政策,但高低收入工人之间巨大的差距仍然存在。

也许让人们居家隔离(并可能观看数小时的日间电视节目)这个问题并不让你担心。但它应该。研究表明,居家隔离,无论伴随着何种看电视的狂欢,都有助于阻止其他人感染。这就是为什么CDC将其推广为一种预防流感的方法。流感,像所有病毒一样,只有在我们这些携带者允许的情况下才能传播。我们无法立即隔离所有流感患者,但我们可以提倡居家隔离。

而且,你不必只担心你的同事。如果你在感染流感期间乘坐公交车或触摸加油泵,你就可能将病毒传播给那些比你更容易死于流感的人。老年人和幼儿的免疫系统较弱,对病毒感染的抵抗力较差。流感疫苗真正要保护的就是他们

健康的成年人不太可能死于流感。但他们的祖母则有可能,而如果我们都生病时居家隔离,她最初感染病毒的风险就会降低。同一份CEPR报告发现,“为员工提供带薪病假的老年护理机构,其患者的呼吸道和胃肠道疾病发病率较低。”更重要的是,提供带薪病假的全职国家,在流感季的表现会更好。

德国有一项特别慷慨的病假规定,可追溯到1883年,当时德意志帝国的第一任总理奥托·冯·俾斯麦颁布了《疾病保险法》。该法规定了13周的带薪病假。然而,到了2018年,美国政府在法律上仍然不保障其人民一天的病假。

对于显而易见的“为什么美国不保障病假”的问题,答案是一个复杂的混合体,包括二战政治、美国个人主义、游说以及其他许多值得单独写成一本书的社会和经济因素。总之,不仅仅是联邦政府不在乎。

美国国家经济研究局的研究人员将德国人和美国人进行比较时,他们发现,当人们能够获得带薪休假时,流感样疾病的发病率显著下降。事实上,即使在美国国内,这一趋势也得到了印证。七个主要的美国城市拥有被NEBR评为“相对全面”的措施(与德国相比仍然算不上什么)。根据他们的计算,这些城市每周每10万人可以预防100例流感样疾病。

想想看,如果普遍实行带薪休假,我们可以预防多少病例。仅在2009年的H1N1大流行中,据估计,大约有500万至700万人是因为带病上班的人而感染流感,另有1500人因此死亡。

当然,一些雇主抱怨说,他们无法负担提供如此慷慨的福利,但研究表明,如果他们提供这些福利,他们可能会获得比失去的更多的东西。根据CEPR的报告,“提供带薪病假和休假的公司,其员工流失率、招聘和培训成本、非必要缺勤率以及生产力水平,往往比不提供这些福利的公司要低。”他们特别指出,这是因为人生病时无法全力工作,而强行带病工作往往只会加重病情,导致更长时间的缺勤。

美国人每年都应该享有带薪病假,但鉴于我们正处于有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流感季之一,我们现在更能体会到它的重要性。就在两年前,时任美国劳工部长和美国妇女商会首席执行官的汤姆·佩雷斯和玛戈特·多夫曼认为,获得带薪病假不仅是公共卫生政策或商业的好做法。这是一种“道义上的责任”。在此之前,奥巴马总统曾呼吁国会为所有人制定这项政策(尽管不幸的是,没有成效),而美国医学会正式支持带薪病假,将其视为公共卫生问题。

我们本可以避免在过去一个月里人人都在读到的那些令人心碎的死亡。我们只需要给人们几天假。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Sara Chodosh Avatar

Sara Chodosh

撰稿人

Sara Chodosh 在《Popular Science》杂志工作了 5 年多,她从编辑助理一路晋升为科学副编辑。在此期间,她逐渐接管了已停刊的杂志的“图表”板块。她对图表的喜爱最终促使她成为《纽约时报》的图形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