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仅分布在赞比亚一个湖泊中的小型神秘生物,已成为已知的首例 鱼类 通过团队合作捕食的案例。
Neolamprologus obscurus 群居于坦噶尼喀湖底的岩石下,挖掘小型的避难所。科学家们于 3 月 6 日在《行为生态学与社会生物学》杂志上 报道,这些裂缝可能也会吸引前来躲藏的虾。鱼越多,挖的洞就越大,捕获的虾也越多。
N. obscurus 群体由一位地位较高的雌鱼领导,周围有一到十名助手,负责保护幼崽免受捕食者侵害。瑞士伯尔尼大学生态与进化研究所的研究员 Hirokazu Tanaka 领导了这项新研究,他说,助手们还会清洁鱼卵,“只是轻轻地用嘴清理一下,去除细菌”。这些长达 2 英寸的助手负责挖掘和清理洞穴里掉落的沙子。
人们对 N. obscurus 的了解不多,部分原因在于它们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岩石下方。“我们很难看清它们在避难所里做什么,” Tanaka 说。然而,他注意到,尽管湖中还有其他鱼类也在岩石下挖掘洞穴,但 N. obscurus 的洞穴更深。他还知道,鱼并不是唯一在瓦砾下避难的生物。虾——N. obscurus 的最爱——会在夜间浮出水面进食。天一亮,虾就会沉回水底躲藏起来。
为了找出 N. obscurus 的大洞穴是否可能用来诱捕毫无防备的虾,Tanaka 在湖底放置了不同尺寸的塑料盒子。这些人工避难所被岩石覆盖,并放置了一夜。第二天,盒子越大,Tanaka 和他的团队发现的虾就越多。他们还在助手和繁殖鱼的腹中发现了虾。
随后,研究人员计算了不同 N. obscurus 群体中助手的数量。他们发现,鱼群越大,其洞穴的大小也越大。最后,Tanaka 捕捉了不同群体的助手,并在一周后回来检查它们的避难所。由于少了一个清理沙子和其他碎屑的助手,巢穴开始缩小。
Tanaka 表示,这一切都表明助手们扩大了它们的避难所,以吸引更多的虾供整个群体享用。然而,助手们可能无法享受到大部分的战利品。目前尚不清楚这些鱼如何分享捕获的虾,但 Tanaka 怀疑,占主导地位的繁殖者可能会自己独占大部分食物。
尽管如此,助手们还是能从中获得一些好处。单独生活的 N. obscurus 必须独自建造和维护整个避难所。在群体中工作意味着每个个体鱼不必花费太多精力来维护它们的家园。当你是群体的一员时,也更容易驱赶捕食者。而且,助手通常是繁殖雌性的兄弟姐妹、表亲或其他亲戚。因此,通过帮助她抚养幼崽,助手们仍然间接地传递了它们的基因。
也有一些其他动物合作制造陷阱的案例——例如,一些群居的蜘蛛会建造大型网来捕获它们共享的猎物。Tanaka 说,其他鱼类也有可能以这种方式合作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