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珊瑚是恋家的生物。它们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坚硬而美丽的礁石群体中,与共生的藻类为伴。它们无法逃避任何威胁,因此进化出了一些强大的防御机制。当有东西试图咬它们时,它们会进行反击;它们拥有毒细胞,会让潜在的捕食者遭受剧痛,而它们锋利的骨骼则会雪上加霜。栖息在珊瑚礁附近的大多数鱼类都会避开这种情况,转而捕食攻击性较弱的猎物。
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的捕食者都会在这场进化军备竞赛中退缩。有些,比如棘冠海星,会把它们的胃翻出来覆盖在珊瑚上,从体外消化美味的部分。而鹦嘴鱼则用它们的喙将珊瑚磨成粉末以获取藻类。但是,还有许多其他吃珊瑚的鱼类,它们能在不受伤的情况下享用难啃的食物,而且它们并没有那么明显的适应性。
以管唇鱼为例:这种小家伙会大口吃珊瑚,但它没有喙,而且它们的胃也牢牢地待在身体里,万分感谢。它们有的是它们名字由来唇。而且,它们确实很特别。
在本周发表在《Current Biology》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研究人员将管唇鱼的嘴唇视为它们吃珊瑚习惯的关键。

“人们总是认为鱼类是用牙齿进食的,但就像我们一样,嘴唇也可以是重要的工具,”该研究的作者 David Bellwood 在一份声明中说。“想象一下没有嘴唇或脸颊的进食,这对鱼类也是一样的。”
其他的唇鱼——那些不吃珊瑚的——也有嘴唇,但它们的嘴唇不像管唇鱼那样遮盖住牙齿。相反,不吃珊瑚的唇鱼牙齿往往会突出嘴外。
与此同时,管唇鱼用它们的嘴唇“亲吻”猎物,形成一个密封,然后吸出珊瑚分泌的美味粘液,偶尔也吸食组织。在这篇论文中,研究人员报告说,这种进食方式会发出一种标志性的声音,他们称之为“可听见的‘tuk’声”。
管唇鱼的嘴唇布满薄膜,这些薄膜上始终覆盖着研究人员认为是一种保护性粘液。
“嘴唇就像蘑菇的菌褶,但覆盖着粘液,”Bellwood 在一份声明中说。“就像不停流鼻涕一样,只不过是嘴唇不停地流粘液。”
这可不是什么浪漫的初吻。但是,不停流粘液的嘴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粘液可以作为进入管唇鱼消化系统的珊瑚碎屑的涂层。它帮助管唇鱼在不被食物反击的情况下吞咽晚餐。
Bellwood 和他的同事们下一步将研究这种粘液的性质,并弄清楚它是如何让鱼类保持安全的。
这是一项黏糊糊的工作,但总得有人去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