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实验揭示了我们为何会遵循习惯

它涉及到与大麻反应相同的脑部系统

我们的一天充满了小习惯,比如冲咖啡、锁门或开车上班。习惯让我们能够高效地行动,遵循一个值得信赖的程序,而不是为每一步都进行规划。但我们足够灵活,可以在情况发生变化时进行调整——如果我们平常上班的路上被封锁了,我们就能想出一条替代路线。

5 月 26 日发表在《神经科学》(Neuron)杂志上的一项最新研究可能有助于解释这种从凭习惯行事转变为产生目标并为之努力的转变是如何发生的。当被称为内源性大麻素的化学信使抑制大脑某个区域的活动时,我们就凭习惯行事。在一项实验中,无法处理内源性大麻素的小鼠更不可能基于习惯行事。

内源性大麻素的结构与 THC(大麻的活性成分)非常相似。它们会影响大脑中负责愉悦、记忆和注意力等区域(当 THC 与内源性大麻素应有的结合位点,即大麻素受体结合时,这些区域会失衡)。研究人员指出,在小鼠身上进行的研究表明,长期使用 THC 实际上会导致大脑在解决问题时更依赖于习惯,而不是想出新的策略。

此前,该团队发现,大脑中一个称为眶额叶皮层(orbitofrontal cortex)的区域与有目的的行为有关。其他研究表明,内源性大麻素在学习习惯方面以某种方式发挥作用。

在新的实验中,研究人员对小鼠进行了基因改造,使其神经元缺乏接受该区域内源性大麻素的大麻素受体。

然后,他们对这些啮齿动物进行了两项测试,要求它们通过按杠杆来获得零食。在一项测试中,零食会在一定数量(不断变化)的按动次数后送达。小鼠随时都可以按动杠杆,知道最终会获得大奖。

在另一项测试中,小鼠只有在一定时间(也会不断变化)过去后才能获得零食。在这种第二种情况下,小鼠倾向于养成一种习惯,通过检查杠杆来查看是否是零食时间。

到目前为止,正常小鼠和经过改造的小鼠表现相同。然后,科学家们通过在事前给小鼠提供零食而不是正常食物来改变情况。这使得动物们不太愿意费力去按杠杆换取更多的零食。

此时,正常小鼠在第一种零食测试中付出的努力较少,在这种测试中,零食是有保证的。而在它们已经养成习惯的另一项测试中,缺乏动力并没有阻止它们。

但是,缺乏一些大麻素受体的小鼠在两项测试中按杠杆的次数都更少。当它们对零食不太渴望时,它们的习惯就消失了。

研究结果表明,患有强迫症和成瘾症等疾病的人(这些疾病使得打破破坏性习惯变得困难)可能受益于靶向内源性大麻素系统的治疗。这意味着要开发方法来阻止人们的内源性大麻素受体发挥作用。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Kate Baggaley Avatar

Kate Baggaley

特约撰稿人,科学

Kate Baggaley自2017年以来一直定期为《大众科学》撰稿。她经常报道自然、气候和COVID-19大流行,但也报道了科学的许多其他方面,包括太空、古生物学和健康。她对鸟类、深海生物以及各种美丽的爬行动物情有独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