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文最初发布于 The Conversation。
猫咪可能以独立著称,但新兴研究表明,我们与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独特的联系——这种联系是由大脑化学物质驱动的。
其中主要的化学物质是催产素,常被称为“爱的荷尔蒙”。它也是母亲怀抱婴儿或朋友拥抱时会涌现的神经化学物质,促进信任和喜爱。而如今的研究也表明,催产素对猫与人之间的亲密关系也很重要。
催产素在包括人类在内的许多动物的社交纽带、信任和压力调节中起着核心作用。一项2005 年的实验表明,在金融游戏中,催产素使人类志愿者更愿意信任他人。
催产素对人类和动物都有镇静作用,它可以抑制应激激素皮质醇,并激活副交感神经系统(“休息和消化”系统),帮助身体放松。
科学家们早已知道,友好的互动会触发狗和它们主人之间催产素的释放,从而形成一种相互促进亲密关系的反馈循环。然而,直到最近,关于它对猫的影响才知之甚少。
猫咪表达爱意的方式更加含蓄。但它们的主人常常报告说,与养狗人士一样,他们也感受到了陪伴的温暖和压力的缓解——研究也越来越多地证实了这些报告。例如,日本的研究人员在 2021 年报告,与猫咪短暂的抚摸能提高许多主人的催产素水平。
在该研究中,女性与她们的猫咪互动了几分钟,同时科学家测量了主人的荷尔蒙水平。结果表明,与在没有猫咪的安静休息时间相比,友好的接触(抚摸猫咪、轻柔地说话)与人类唾液中催产素水平的升高有关。
许多人认为抚摸一只打呼噜的猫很舒缓,研究表明这不仅仅是因为它柔软的皮毛。抚摸的行为,甚至呼噜声,都能触发我们大脑中催产素的释放。一项 2002 年的研究发现,这种来自温和猫咪接触的催产素激增有助于降低皮质醇(我们的应激激素),进而可以降低血压甚至缓解疼痛。

猫咪和人类之间什么时候会释放催产素?
研究正在确定导致我们跨物种友谊中这种激素释放的具体时刻。温和的肢体接触似乎是猫咪的主要触发因素。
2025 年 2 月的一项研究发现,当主人放松地抚摸、拥抱或抱着猫咪时,主人的催产素水平往往会上升,猫咪的催产素水平也会上升——前提是这种互动没有强加给动物。
研究人员在家里监测了猫咪与主人玩耍和拥抱 15 分钟期间的催产素水平。那些主动寻求接触(如坐在腿上或蹭主人)的依恋安全的猫咪,催产素水平有所飙升。它们与人类待在一起的时间越长,催产素的增加就越明显。
那些不那么喜欢拥抱的猫咪呢?同一项研究注意到了那些依恋风格更焦虑或疏远的猫咪的不同模式。回避型猫咪(那些保持距离的猫咪)没有显示出明显的催产素变化,而焦虑型猫咪(不断寻求主人但容易被抚摸过度所困扰)本身就拥有较高的催产素水平。
研究发现,在被迫拥抱后,回避型和焦虑型猫咪的催产素水平会下降。当互动尊重猫咪的舒适度时,催产素就会流动——但当猫咪感到被逼到角落时,这种促进亲密关系的激素就会难以获得。
也许人类可以从它们的猫咪朋友那里学到一些关于管理依恋风格的知识。与猫咪建立联系的关键在于理解它们的沟通方式。
与狗不同,猫咪不依赖长时间的眼神交流来建立联系。取而代之的是,它们使用更含蓄的信号。最著名的是慢眨眼。这是一种猫咪式的微笑,表明安全和信任。
打呼噜在与人建立联系方面也起着作用。猫咪低频的呼噜声不仅被认为有助于猫咪自身的康复,还对人类具有镇静作用。听猫咪打呼噜可以降低心率和血压;催产素介导了这些益处。
猫咪的陪伴,在那些日常互动带来的小小的催产素提升的加强下,可以作为对抗焦虑和抑郁的缓冲——在某些情况下,提供的安慰堪比人类的社会支持。
猫咪真的比狗不那么爱我们吗?
确实,研究普遍发现狗与人之间的互动产生的催产素反应更强。在一项被广泛讨论的 2016 年实验中,科学家们在宠物和主人玩耍十分钟前后测量了他们的催产素水平。玩耍后,狗的催产素水平平均飙升了 57%,而猫咪的水平只增加了约 12%。
在人类身上,催产素水平在有意义的社交互动中会升高。研究表明,与所爱之人的接触比与陌生人的接触能产生更强的催产素反应。因此,狗热情地迎接主人,就像你看到孩子或伴侣时的那种兴奋感一样。
狗作为群居动物,经过人类持续陪伴的驯化,几乎天生就会寻求与我们的眼神交流、抚摸和认可——这些行为会刺激双方的催产素释放。然而,猫咪的祖先是更独来独往的猎手,它们不需要明显的社交姿态来生存。因此,它们可能不会像狗那样轻易或持续地表现出受催产素驱动的行为。相反,猫咪可能会把催产素释放的行为留给它们真正感到安全的时候。
猫咪的信任不是自动获得的;它必须赢得。但一旦赢得,它就会受到相同的化学物质的强化,这种化学物质也连接着人类的父母、伴侣和朋友。
所以,下次你的猫咪从沙发对面倒向你眨眼,或者跳到你腿上发出呼噜呼噜的声音时,要知道还有一些看不见的东西也在发生:你们大脑中的催产素都在上升,加深了信任,缓解了日常生活的压力。猫咪以它们自己的方式,触及了古老的爱的生物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