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太平洋的座头鲸来说,它们的歌声可能是附近游泳食物种类的一个可靠指标。通过年复一年地倾听它们的歌声,一个科学团队发现它们的曲调会根据可供它们食用的物种而变化。这些发现详细记录在《PLOS One》期刊 2 月 26 日发布的一项研究中。
太平洋是地球上最大的水体,监测鲸鱼等大型海洋哺乳动物的种群可能具有挑战性。据NOAA称,北太平洋的一些座头鲸会迁徙大约 3000 英里,从阿拉斯加前往觅食,然后前往夏威夷繁殖。它们甚至可以在短短 28 天内完成这次旅程。根据物种的不同,鲸鱼的歌声也能传播数千英里。
为了监测和追踪这些须鲸,科学家们部署了名为水声电话的 testacé声探测器。在这项新研究中,该团队监测了蓝鲸、长须鲸和座头鲸的歌声。他们在六年中追踪了在美国西海岸附近游弋的鲸群,试图了解歌声数据可能对它们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说明什么。
他们发现在这六年的研究中,鲸鱼发声的频率有很大差异。座头鲸的歌声持续增加,研究开始时在 34% 的日子里被探测到。六年后,它们最终上升到76% 的日子。歌声的增加也一直与座头鲸觅食条件的改善相吻合。起初,磷虾大量增加,紧随其后的是凤尾鱼数量的激增。

相比之下,蓝鲸和长须鲸的歌声主要在磷虾更丰富的年份里增加。座头鲸歌声的增加也与其在主要猎物之间切换的能力相一致。皮肤活检样本证实鲸鱼的饮食发生了变化。
其他可能促成这些模式的因素包括附近是否有其他鲸鱼在发声。然而,觅食条件的变化是这项研究中最一致的因素。
[ 相关:我们终于知道须鲸是如何发声的。 ]
该团队表示,这些发现表明,须鲸歌声的季节性和年度变化可能反映了当地食物网的变化。更好地理解利用鲸歌探测与磷虾、凤尾鱼和其他鱼类可得性之间的关系,可能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好地解释水声探测器数据。
“令人惊讶的是,须鲸的声学行为提供了关于哪些物种更能适应不断变化的海况的见解,”约翰·瑞安(John Ryan)表示,他是该研究的合著者,也是蒙特雷湾水族馆研究所(Monterey Bay Aquarium Research Institute)的生物海洋学家,他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的发现可以帮助资源管理者和政策制定者更好地保护濒危鲸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