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开,蜜蜂:不起眼的象鼻虫是强大的授粉者

长吻甲虫因其授粉能力而应受到更多关注。
The weevil Anchylorhynchus trapezicollis is the main pollinator of South American palm Syagrus coronata. Here, the weevil is seen on a female flower, touching the receptive parts and leaving pollen grains in the process.
象鼻虫 *Anchylorhynchus trapezicollis* 是南美棕榈 *Syagrus coronata* 的主要传粉者。在此,象鼻虫被拍到在一朵雌花上,接触了可育部分并在过程中留下了花粉粒。Bruno de Medeiros

说到至关重要的授粉过程蝴蝶尤其是蜜蜂通常是最受赞誉的参与者。这些传粉者从一朵花飞到另一朵花以进食和施肥植物,同时传播花粉。然而,这些扑翅的生物远非帮助花朵繁殖和绽放的唯一物种。事实证明,一些自然界中最不受重视且最多样化的传粉者是一类被称为象鼻虫的长吻甲虫

[相关:建造一个能让传粉者忙碌的花园]。

一项于 5 月 25 日发表在《*Peer Community in Ecology*》杂志上的研究深入探讨了象鼻虫的世界,其中包括一些它们将整个生命周期都与它们帮助授粉的特定植物同步的象鼻虫。 

“即使是从事授粉工作的人,通常也不会将象鼻虫视为主要的传粉者,而从事象鼻虫研究的人通常也不会认为授粉对该类群有什么意义,”该研究的合著者兼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昆虫助理策展人在一份声明中说。“由于先入之见,人们忽略了很多重要的事情。”

这些四分之一英寸长的象鼻虫可能会被视为害虫,尤其是在发现它们在储藏室里啃食意大利面和面粉时。象鼻虫曾进入 19 世纪船只上的饼干中,就连高级军官也食用过,正如 2003 年的航海电影《*怒海争锋:极地征途*》中所描绘的那样。它们可能极具破坏性,从 1829 年到 1920 年,棉铃象甲彻底扰乱了南方棉花经济,因为它们以棉花蕾为食。 

尽管有这种不那么光彩的声誉,但这些昆虫对世界上许多植物物种仍然有益。

科学家已经识别出大约40 万种甲虫,使它们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动物群之一。在这个庞大的昆虫群中,象鼻虫是最大的类群。“据我们所知,有 60,000 种象鼻虫,这大致相当于所有脊椎动物加在一起的数量,”de Medeiros 说。

Bruno de Medeiros climbing the palm tree Oenocarpus mapora in Panama to study their pollinators.
Bruno de Medeiros 在巴拿马攀爬 *Oenocarpus mapora* 棕榈树以研究其传粉者。摄影:Tauana Cunha。

作者研究了 600 种象鼻虫,回顾了数百篇关于象鼻虫与植物如何相互作用的已发表数据,以更好地了解它们作为主要传粉者的作用。研究重点关注育雏传粉者——即使用它们授粉的同一植物作为其幼虫繁殖地的昆虫。这与帝王蝶和马利筋之间的关系相似,马利筋是帝王蝶幼虫唯一能食用的植物。 

“这是一种特殊的授粉互动,因为它通常与高度的专业化相关:由于昆虫将整个生命周期都花在植物上,它们通常只为该植物授粉,”de Medeiros 说。“而由于植物有非常可靠的传粉者,它们主要依靠这些传粉者。” 

[相关:这款割草机器人可以为你家院子的一部分保留给传粉者]。

帝王蝶不同,育雏传粉者与植物的关系更进一步。它们仅依赖一种植物伴侣作为食物和产卵的来源,而成年帝王蝶则会食用许多不同种类的花蜜。 

“这种授粉互动通常被认为很少见或不寻常,”de Medeiros 说。“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发现已经记录了数百种象鼻虫和植物存在这种情况,而且还有许多许多尚未被发现。”

象鼻虫与其植物之间的关系意味着它们都需要对方才能繁荣发展。一些行业,例如棕榈油,已经破坏了森林,从而干扰了依赖它们的动物物种

用于制作花生酱和能多益的花生油,在人们弄清楚与它们一起发现的象鼻虫是它们的传粉者之前,并非是一个可行的行业。而且由于人们错误地认为象鼻虫不是传粉者,因此所花费的时间比本可以花费的时间长得多,”de Medeiros 说。

对象鼻虫的误解是该团队进行这项研究的动机之一。该团队希望通过总结关于这些传粉者的已知信息,让更多的科学家和公众认识到象鼻虫作为传粉者的作用,尤其是在热带地区。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Laura Baisas Avatar

Laura Baisas

新闻编辑

Laura 是 Popular Science 的新闻编辑,负责报道各种主题。Laura 对所有水下事物、古生物学、纳米技术特别着迷,并探索科学如何影响日常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