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多年来,拉丁美洲国家一直在扑杀吸血蝙蝠以限制狂犬病的传播。这些会飞的吸血鬼是引起该疾病的病毒的常见宿主,该病毒每年杀死数百头牛,并导致秘鲁南部当地农民每年损失约 17万美元。
野生动物扑杀使用吸血鬼毒饵,这是一种致命的毒药,每只受治疗的动物可以传播给多达15只蝙蝠。但有一个问题是人类没有考虑到的——蝙蝠不会待在那里让自己中毒。
“这项干预措施的初衷是好的,是为了控制一种传染病,但由于我们不了解动物将如何反应,它产生了适得其反的效果,”格拉斯哥大学病毒生态学教授、今日发表在《 Science Advances 》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的资深作者 Daniel Streicker 说。在病毒传播活跃的地区,扑杀不仅没有减缓狂犬病的传播,反而导致蝙蝠在景观中更频繁地飞行,从而加速了疾病的传播。
一切都关乎时机
研究人员首先研究了扑杀如何影响蝙蝠种群数量,进而影响在秘鲁南部大片地区传播狂犬病的风险。虽然扑杀减少了蝙蝠数量,但并未完全阻止这些饥饿的叮咬者。在扑杀三个月后,该地区约有59%的农场报告至少有一只动物被吸血蝙蝠咬伤。
研究小组还研究了扑杀如何影响狂犬病病毒的传播。通过对病毒基因组序列进行测序,他们重建了病毒如何在空间和时间上跨越景观传播。
扑杀影响了病毒传播的速度。Streicker解释说,如果在病毒活跃传播的地区进行扑杀,病毒似乎传播得更快。蝙蝠是社会性动物,看到同伴死于中毒可能会促使它们为了躲避死亡而飞走。这增加了蝙蝠将病毒传播到更远距离的机会。
然而,在没有近期狂犬病疫情的地区,病毒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传播。研究结果表明,关键在于具体情况。如果在病毒到达之前,在某些地区进行预防性扑杀,它们可能会减缓病毒向新地区的传播,使这些地区更长时间地保持无狂犬病状态。“我们不能说狂犬病永远不会发生,只能说它可能发生得更慢,”Streicker说。

扑杀是唯一的策略吗?
疫苗接种是遏制狂犬病的另一种方法,但Streicker说,拉丁美洲人历来对疫苗持犹豫态度。人们通常在接触病毒后才接种狂犬病疫苗,这种方法效果较差。另一个问题是,拉丁美洲一些偏远地区难以提供疫苗。
为牲畜接种疫苗是控制狂犬病传播的另一种选择。但为所有动物接种疫苗对农民来说成本很高,尤其是那些生活在很少或从未出现狂犬病问题的地区。
一些当地人试图自己解决问题,焚烧蝙蝠栖息的巢穴,或砍伐可能藏匿其他感染狂犬病生物的树木。然而,研究人员不推荐这些方法,因为它们可能会伤害未感染病毒的动物。
减缓狂犬病的其他方法
吸血蝙蝠并非唯一携带狂犬病的蝙蝠种类,但它们可能是主要的传播者。Streicker说,这些吸血鬼几乎每晚都需要进食,这使得它们的猎物暴露在狂犬病中的风险很高。而牛和其他牲畜的放牧为蝙蝠提供了几乎无限的食物来源。
一种方法是,与其为人类和牛接种疫苗,不如 研究 为吸血蝙蝠研制疫苗。为蝙蝠接种疫苗并非易事——它们是隐居的野生动物,要抓住每一只几乎是不可能的。成功的狂犬病疫苗需要一种传递技术来触及足够数量的野生动物。Streicker和他的团队目前正在研制一种 自我传播疫苗,他们会将其用于一只蝙蝠。然后,疫苗将能够自行传播给其他蝙蝠。
另一种方法是繁殖抑制,即蝙蝠会摄入含有香豆雌酚的血液,香豆雌酚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可作为蝙蝠的 避孕药。目前的 研究 表明,香豆雌酚会影响雄性和雌性吸血蝙蝠的生育能力,从而降低它们的数量。Streicker说,最终,控制蝙蝠中的狂犬病需要某种形式的种群管理。如果疫苗接种和繁殖抑制工具能够向公众提供,那么可能就不需要进行扑杀了。
更正 2023年3月13日:文章此前曾称,为了减缓狂犬病传播,会焚烧公鸡。实际上被焚烧的是蝙蝠巢穴,但科学家不推荐这样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