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颗多虫的三叠纪化石可能填补了两栖动物进化故事中的一个空白

有时,最大的发现来自最小(化石)的包装。
Two long, dark, Koh Tao worm salamanders on a swampy soil
两条泰国涛岛蠕蚓螈栖息在沼泽土壤上。Deposit Photos

说到两栖动物,你首先想到的可能是弹跳的青蛙、蝾螈,或者是一只巨大的甘蔗蟾蜍。但最近发现的关于一种鲜为人知两栖动物——蚓螈——的化石,这种无肢、形似蠕虫的生物生活并穴居在地下,可能填补了现代两栖动物起源的巨大进化鸿沟。

蚓螈看起来有点像大型蚯蚓,有超过 124 个已知物种。像所有两栖动物一样,它们生活在水中和陆地上。现代蚓螈目前仅分布在亚洲南部、南美洲和中美洲以及非洲部分地区。它们隐秘的地下生活使得科学家难以研究,虽然它们在圈养环境下可以活到 13 岁,但确切的野生寿命尚不清楚。

[相关:这些胖乎乎的蝾螈统治了白垩纪。]

此前,科学家们仅发现了 10 个蚓螈化石出土点,其历史可追溯到大约 1.83 亿年前的早期侏罗纪

现在,一个古生物学家的团队发掘出了一种新的、更古老的蚓螈化石,将这种小型动物的记录向前推进了大约 3500 万年,一直追溯到三叠纪(大约 2.5 亿至 2 亿年前)。这种化石呈微红色,并为我们了解这个奇特家族的生物可能是什么样子提供了一些线索。这项化石发现被描述在一项于 1 月 25 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研究中。

Funcusvermis gilmorei 的下颌显微照片,在从 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 Paleontology Lab 的沉积物中进行显微分选回收后不久拍摄。致谢:Ben Kligman 为弗吉尼亚理工大学拍摄。

“在显微镜下看到第一个下颌,上面有独特的双排牙齿,让我毛骨悚然,”弗吉尼亚理工大学博士生 Ben Klingman(也是这项新研究的合著者)在一份声明中说道。“我们立刻意识到这是一条蚓螈,是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古老的蚓螈化石,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发现。”

Klingman 将这种新化石命名为“Funcusvermis gilmorei”。属名 ‘Funcusvermis’ 的灵感来自于俄亥俄 giocatori 的一首名为“Funky Worm”的歌曲,这是作者们最喜欢的挖掘时的曲目。

Funcusvermis 在骨骼结构上与早期青蛙和蝾螈化石以及一个古老的两栖动物群体——dissorophoid temnospondyls——有一些相似之处。 “与现存的蚓螈不同,Funcusvermis 缺乏许多与地下穴居相关的适应性特征,这表明在蚓螈进化的早期阶段,与地下生活相关的特征的获得速度较慢,”Klingman 说

这项发现于 2019 年在亚利桑那州的 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 的一次挖掘中发现。化石位于公园内一个被称为 Thunderstorm Ridge 的区域,该区域以化石发现而闻名。它们沉积在Chinle Formation 的地层中,年代约为 2.2 亿年前。当时,亚利桑那州位于赤道附近,是古代超大陆盘古大陆的中心地带。与今天一样,该地区气候炎热,但与今天不同的是,它更加潮湿。

[相关:这款化石分拣机器人可以为气候研究人员识别数百万年前的生物。]

截至 2022 年夏天,在 Petrified Forest National Park 已发现至少 70 个 Funcusvermis 个体。尽管只发现了少数 Funcusvermis 骨骼,但在团队找到完整的骨骼之前,无法精确确定 Funcusvermis 的体长。初步推测它非常小,因为其下颌骨的残骸不足四分之一英寸长。

“最古老蚓螈化石的发现凸显了新化石证据的关键重要性。古生物学和进化论中许多最重大的悬而未决的问题,如果没有这样的化石就无法解决,”Kligman 说。“化石蚓螈非常罕见,而且通常是在古生物学家寻找其他更常见动物的化石时意外发现的。”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Laura Baisas Avatar

Laura Baisas

新闻编辑

Laura 是 Popular Science 的新闻编辑,负责报道各种主题。Laura 对所有水下事物、古生物学、纳米技术特别着迷,并探索科学如何影响日常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