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罐”如何从励志变成精英主义

可持续发展影响者已经进入了零浪费运动的一个更柔和、更宽容的时代。
Jar filled with a week's worth of trash.
对于那些希望踏上自己的类似旅程的人来说,零浪费专家的共识是跳过垃圾罐。图:Bill O'Leary/The Washington Post/Getty Images

本文最初由 Grist 发布。在此处订阅 Grist 的 每周通讯

本文是 Grist 艺术与文化系列“您还记得吗”的一部分,该系列对曾经充斥我们社交动态的气候解决方案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探索。

将近十年前,Kathryn Kellogg 开始将她所有的垃圾——每一张收据、贴纸、包装纸以及任何她无法回收或堆肥的东西——都存放在一个 16 盎司的梅森罐里。这个想法是通过采取零浪费的做法来省钱并避免产生垃圾:例如,在去杂货店时带帆布袋,或者自制美容产品。当然,所有这些都可以做到不展示自己的“过失”,但这个罐子为 Kellogg 提供了一种额外的问责形式——特别是因为她决定与她的众多 Instagram 粉丝分享它。

“我想,我们来尽量减少垃圾,并乐在其中地制作我自己的产品,”经营着博客和 Instagram 账号 Going Zero Waste 的 Kellogg 说。“我可以自己做饼干吗?是的,我可以。我可以自己做汉堡面包吗?是的,我可以。清洁产品?当然可以。”

结果出奇地美丽。Kellogg 罐子的照片(有好几张)提供了对零浪费生活方式的考古式洞察。在一张关于实验一年后的照片中,一个绿色的扎带藏在一个 0.25 美元的杂项物品的环保二手标签后面;从另一个角度看,这是一个由气球碎片或包装纸组成的杂乱混合体,色彩鲜艳。

这些类型的图像,模糊了禁欲主义与美学之间的界限,以一种 近藤麻理惠 式的简约风格,流行起来,帮助将“垃圾罐”推向了 2010 年代零浪费运动的象征。垃圾罐在《纽约杂志》、《华盛顿邮报》和《CBS》等媒体上引发了数十篇专题报道。像 Package Free Shop 这样的整个零浪费品牌也围绕垃圾罐兴起。

但随后出现了反对意见——或者说,是逐渐失宠。几年后,那些因为垃圾罐潮流而受到启发采取零浪费做法的人开始谴责它 排他性不切实际。他们认为,专注于垃圾罐分散了人们采取更系统性行动来解决塑料污染的精力。有些人将其比作极端节食,称之为“零浪费的瘦瘦超模”。

虽然垃圾罐仍然是零浪费运动的象征,但它已经失去了大部分文化魅力。如今,在 2023 年,许多可持续发展影响者庆幸地进入了零浪费运动一个更柔和、更宽容的时代——这个时代认识到“零”的不可能性,并欢迎各种废物减少的努力。一些人开创了替代口号,如“低影响”、“低浪费”和 #ZeroWasteIRL。

经营 Instagram 账号 Sustainable Sabs 的影响者 Sabs Katz,更认同这些新的口号。虽然垃圾罐潮流帮助许多人了解了零浪费背后的概念,但她认为这是我们对绿色生活理解的一个进化步骤。她认为,淡化垃圾罐“不那么精英主义”。“如果我们想吸引尽可能多的人,那为什么我们还要建立一个必须做到完美才能加入的运动呢?”


无论是否有垃圾罐,零浪费运动都是对美国标志性问题之一的回应:我们对物品的鲁莽消费。普通美国人每天产生的垃圾量接近 五磅——主要来自食物,但也来自纸张、塑料、玻璃、金属、衣物和其他材料。只有大约 30% 的垃圾被回收或堆肥。另外 12% 被焚烧发电。几乎所有剩余的——约占废物产生量的 50%,或每年约 1.32 亿公吨——都被送往垃圾填埋场。

“你开始看着你的垃圾,你会想,‘我怎么会有这么多?垃圾都去哪儿了?’”一位可持续发展影响者 Jhánneu Roberts 说,她的社交媒体账号只用她的名字。

这种正念在 Grist 采访的所有影响者的故事中都占有重要地位,尽管其中几人还描述了削减消费的经济原因。(零浪费是 省钱的!)总的来说,他们对一次性文化感到厌倦:架子上琳琅满目的商品,用不必要的包装包裹着,塑料袋和餐具设计成只用几秒钟就被丢弃。

垃圾罐的起源尚有争议,但这个概念的早期先驱之一是居住在加利福尼亚州马林县的影响者 Bea Johnson,她被誉为“零浪费生活方式之母”和“无浪费生活女祭司”。她以“Zero Waste Home”这个名字——也是她的 的标题——自 2014 年以来一直在记录她家人的垃圾罐。她当年的一个帖子“拥有更少+浪费更少=生活更多”写道,就在她分享她家 年度垃圾罐收集 与蓬松的白毯子相对比的照片的几个月前。她的罐子在多年来又出现了几次,夹在升级改造的首饰、新鲜水果和蔬菜以及许多优雅的室内设计照片之间。

法国博主兼作家 Bea Johnson,她自称为“零浪费生活方式运动之母”,在 2019 年 Eco Cascais 展的最后一天,在舞台上展示了一个她家一年垃圾的罐子,并就 Zero Waste Home 发表讲座。Horacio Villalobos / Corbis via Getty Image

另一位影响者,博客和 Instagram 账号 Trash Is for Tossers 的 Lauren Singer,在同一时期走红,因为她发表了一个以她的垃圾罐为特色的 TED 演讲。2016 年,她告诉 CNN,她四年的实验帮助她比普通美国人节省了 超过 6000 磅的垃圾

“这不仅仅是一个嬉皮士社区,”影响者兼作家 Lily Cameron 说,她经营着 Instagram 账号 Wild Minimalist,她评论垃圾罐潮流。“你仍然可以拥有这种非常美好、充实、快乐的生活方式,而无需不断购买东西并在此过程中产生所有这些浪费。”

Zero Waste Home 启发 Cameron 尝试她自己的垃圾罐。她称之为零浪费社区的“地位象征”。其他人则称之为“每个人都追求的‘金星’”,或“零浪费的绝对最佳、最纯粹的形式”。

大多数罐子影响者都是女性,这可能并非巧合,女性往往比男性承担更多的 家务劳动,例如购物。女性也 更可能拥抱环保事业,而男性则倾向于认为带可重复使用袋子去杂货店等习惯是 同性恋的或男性化的

像大多数家务劳动一样,保留垃圾罐并不像看起来那样轻松。有一次,Kellogg 在试图体现零浪费的理想化形象时,过度投入,以至于她在一次史诗般的、长达三个小时的公共交通旅程——包括渡轮、火车和地铁——中拖着沉重的玻璃罐,只为去一个拥有不错散装区的合作社。她会保存那些用来标记散装商品产品代码的小贴纸,以便下次重复使用。她还会放弃那些没有包装出售的食物。

“我两年没吃蓝莓了,”她说,尽管这是她最喜欢的食物。“这绝对是压力重重。”2017 年,她终于放弃了。她现在把她以前的垃圾罐用作书挡。

pull quote that says

其他罐子保管者则不断遇到他们无法控制垃圾产生的情况。如何处理破碎的玻璃、用塑料包装的令人不快的礼物,或者访客留下的垃圾?一位配偶的垃圾怎么办?有些人会好几周不产生垃圾,但最后却发现自己手里有一个非常大或形状奇怪的垃圾,肯定放不进梅森罐里。

例如,Sabs Katz 在使用垃圾罐时做得很好,直到她订购了一个新床垫,床垫用塑料包装送达。(她觉得二手床垫不舒服。)“所以,那个 [塑料] 显然放不进我的垃圾罐,”她说。这只是许多例外中的一个,使得垃圾罐开始看起来“真的很傻”。

“我一直在尽力而为,”Katz 说,但“这感觉很不现实。”其他人担心他们的垃圾罐失误会损害他们作为影响者的信誉——但如果不保留垃圾罐 本身,因为它们是该运动的象征,也会损害信誉。

所有这些压力有时会导致非理性行为。一位影响者说,她听说有人从 Whole Foods 的熟食区囤积“散装”玉米片——好像它们不是几分钟前从塑料袋里拿出来的。其他人则报告了普遍存在的“愿望式回收”,这是一种人们祈祷并把可能无法回收的物品扔进蓝色垃圾桶的做法——以防万一。Cameron 说她听说过其他社交媒体人物在机场的种植箱里埋香蕉皮,而不是扔进垃圾桶。

“我明白你想创造零浪费,”她说,“但机场知道这一点吗?对我来说,这有点太过分了。”


对零浪费运动总体的一个批评是,它过于个人主义:它倾向于关注生活方式的改变,而不是挑战导致一次性产品继续存在的系统性因素。例如,散装食品可能仍然用一次性塑料容器或用不必要的塑料包装的托盘运往超市。即使是最认真的零浪费者也不太可能对石化公司到 2060 年 将塑料产量翻近三倍 的计划造成影响——这种情况不仅会导致每年产生 4400 万公吨的海洋污染,而且还会加剧气候变化,因为塑料是由化石燃料制成的。

垃圾罐可以放大这种个人关注,因为保留一个垃圾罐需要对自己的消费模式进行高度的关注。

Kellogg 说,将所有精力投入到一个垃圾罐中是不值得的,如果这让你没有精力去解决一些更大的、系统层面的问题。当然,零浪费购物可能支持一家以重复使用为中心的杂货店,但痴迷于用于封锁一袋散装芸豆的塑料扎带?没那么重要。

当 Kellogg 放弃她的垃圾罐时,她利用额外的精力和时间在城市的绿化委员会任职,这是一个致力于减少垃圾和废弃物产生的委员会。她自己产生的垃圾稍微多了一些,但她现在有能力帮助组织一个全市范围的垃圾清理活动和一个“垃圾日”,让当地居民能够负责任地处理大件物品。

“我也曾试图推动禁止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但被否决了,”她说,并笑了。“并非你所做的一切都会成功。”

Kellogg 有点特例;在地方政府任职并不适合所有人,而且她说这绝不是成为一名优秀的零浪费者所必需的。但许多人分享她的观点,即除非与更宏大的目标相结合,否则减少浪费会让人感到空虚——甚至具有消费主义色彩。

零浪费影响者、长期以来对垃圾罐持怀疑态度的 April Dickinson 说,她经常被旨在促进零浪费生活方式的各种产品所疏远。“当我看到零浪费开始落入更加资本主义的心态时,我与零浪费社区的互动就少了,”她说。“现在有大约 47 个品牌的竹牙刷,以及 110 亿根金属吸管,各种颜色和尺寸。”

相反,她试图展示零浪费实践如何代表一种与自然世界和其他人不同的相处方式。她说,如果我们对待日常物品就像对待一次性用品一样,那么我们可能也会更容易对待他人就像一次性用品一样,对被监禁者或被边缘化者缺乏同情心。她经常强调废物对人类的影响,废物会造成空气污染,并将有害化学物质渗入低收入社区和有色人种社区的地下水中。

她说,零浪费运动中太少人关注这些问题——特别是那些“只是一心不想把垃圾放进自己罐子里”的“垃圾罐人士”。


在过去的几年里,对不完美的新认识为许多可能被零浪费运动吓倒的人腾出了空间。

2018 年,博客和 Instagram 账号 Sustainably Vegan 的可持续发展影响者 Immy Lucas 放弃了“零浪费”这个标签,而是开始提倡她称之为“低影响运动”(这并不是一种锻炼方式,尽管该短语的支持者确实要在 Instagram 上与 #LowImpact 锻炼帖子争夺关注度)。该理念强调减少浪费而非消除浪费,以及超越浪费的可持续生活方式选择——如饮食和旅行。此后,许多影响者都采纳了这个短语,包括 Low-Waste LucyTaylor PfromerSarah Robertson Barnes

这一趋势在疫情期间加速了,疫情标志着许多零浪费影响者的一个转折点。对 COVID-19 的反应使得零浪费更加困难:尽管后来的研究表明,冠状病毒 不会通过表面接触传播食品污染,但全国各地的超市 关闭了散装区推迟了塑料袋禁令。餐馆 停止接受可重复使用的杯子和餐具

“很难避免塑料,或者尝试做到低浪费,”经营 Instagram 账号和博客 Cero Waste Cindy(使用西班牙语“零”一词)的影响者 Cindy Villaseñor 说。Villaseñor 说她从未追求过零浪费的完美——她从未经历过垃圾罐阶段——但即使是她更宽松的标准在 COVID 封锁期间也必须放宽。结果是,她现在享受着更广泛的农产品选择,并且在无法获得特定包装商品的商品时,对自己的宽容度更高。

她说,“这是关于‘尽你所能,做到最好’。”

Dickinson 采用类似的方法,使用 #ZeroWasteIRL(现实生活中的零浪费)标签。她的 Instagram 账号 Zero Waste Dork 将她描述为“一个四口之家中的唯一零浪费者”,并强调妥协的重要性。一篇帖子展示了一次杂货购物,主要是散装商品,如格兰诺拉麦片、抱子甘蓝和橘子,用可重复使用的布袋带回家——但也有盒装的螺旋意大利面、一瓶预包装的乳液和一些用塑料包装的切达奶酪。

“我提供这种透明的日常生活景象,以表明每个 #ZeroWaste 之旅都是独一无二的,并且每一次经历都属于这个运动,”标题写道

对于那些想踏上自己的类似旅程的人来说,零浪费专家的共识是跳过垃圾罐,从一项低浪费实践开始,循序渐进。Dickinson 多年前曾受到垃圾罐的启发,但从未自己采用过,她说第一步可以很简单,比如换个小点的垃圾桶。几年前,她成功地将她的家人换成了她所在城市最小的市政垃圾箱,在她看来这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她说:“有时候我们甚至都不把它填满。”“我认为尊重和庆祝这一点对任何家庭都很重要。”

本文最初发表于 Grist,网址为 https://grist.org/culture/influencer-zero-waste-trash-jar-trend-what-happened/。Grist 是一家非营利性独立媒体组织,致力于讲述气候解决方案和公正未来的故事。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Grist.org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