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保护野生的熊蜂,人们必须先找到它们

六年来,数百名志愿者一直在西北地区统计熊蜂的数量。他们的数据正在影响全国的授粉者保护工作。
北美近 50 种熊蜂中,有四分之一因人类造成的栖息地丧失和气候变化而濒临灭绝。Deposit Photos

本文最初发表于 High Country News。

在俄勒冈州波特兰西部蔓延的郊区之外,一片阳光明媚的草地上,六月下旬的炎热中,一簇簇白羽扇豆发出嗡嗡声。从一朵花到另一朵花,熊蜂在褪色的花瓣的茎秆之间穿梭。一只黄脸熊蜂——Vosnesenskii 熊蜂,简称“voz”——贴着一个拖鞋形花朵的边缘,将花粉粉末蹭到腹部。在附近的茎秆上,一只巨大的内华达熊蜂也做了同样的事情。熊蜂中的 B-52 轰炸机——它黑黄相间的身体有成年人拇指的一半大——振翅而起,又随风落下。

凯文·沙弗挥舞着他的昆虫网,将网罩住了羽扇豆。他的桶形帽和马甲口袋上,两枚搪瓷熊蜂徽章在阳光下闪闪发光。在他的网里,两只真正的熊蜂向上爬行。他仔细地观察其中一只身上一丝锈红色的斑块,兴奋地说:“我想这是一只棕带熊蜂!”这会是他一上午抓到的唯一一只灰色熊蜂;它们在这个地区并不常见。他把每只熊蜂和一朵羽扇豆花放入一个塑料管,然后将它们嗡嗡作响地放入他的口袋。“我们问问大师。”

六个夏天以来,沙弗——一位退休的摄影师——和他这样的数百名志愿者一直在西北地区的草地和山脉中漫步,记录野生的熊蜂以及它们觅食的植物,为 太平洋西北熊蜂图谱。北美近 50 种熊蜂中,有四分之一因人类造成的栖息地丧失和气候变化而濒临灭绝,而它们大部分都生活在西北地区。与蜜蜂不同,它们在为植物授粉时会发出嗡嗡声——这是某些植物必需的花粉释放方式,对整个生态系统的功能至关重要。除此之外,科学家对它们知之甚少。

“在此项目之前,我们拥有的数据基本上只是一些收藏家出去收集昆虫,杀死它们,然后把它们钉在别针上,”沙弗的熊蜂“大师”兼生物学家里奇·哈特菲尔德说,他曾在这家非营利性的“德塞特保护协会”(Xerces Society for Invertebrate Conservation)启动了图谱项目。死去的标本很少能揭示对保护有用的细节:它们吃什么?蜂后冬天在哪里过冬?为什么这片草地充满了voznevadensis,而曾经无处不在的西方熊蜂——occidentalis 熊蜂——却二十年来在这里不见踪影?哈特菲尔德说,没有足够多的科学家来收集这些数据,沙弗这样的志愿者则有助于填补这些空白。

北美近 50 种熊蜂中,有四分之一因人类造成的栖息地丧失和气候变化而濒临灭绝,而它们大部分都生活在西北地区。

今年,图谱项目达到了一个里程碑:华盛顿州鱼类及野生动物管理局利用其数据,通过了一项涵盖该州八种濒危物种的保护战略,其中包括occidentalis,许多人预计联邦政府明年将将其列入美国濒危物种名录。华盛顿州是少数几个能够优先保护野生蜜蜂的州之一:与大多数州不同,该州的法律允许官员将昆虫作为野生动物进行管理,而不仅仅是害虫。

“我们共同将(这些物种)视为共同的优先事项,并希望确定我们可以做些什么,”负责该州野生动物部门保护评估的泰勒·科滕说,他与德塞特协会和联邦机构合作制定了这项战略。由此产生的文献概述了保护的重点区域——哥伦比亚高原周围的马蹄形区域;从波特兰到普吉特海湾的低地带。它还概述了保护措施,例如在繁殖期前后进行割草和计划性燃烧,以及种植熊蜂所需的特定花卉。

朱莉·康布斯(Julie Combs)是一名州野生动物雇员,她的工作是防止授粉者灭绝,她称这项新的保护计划具有开创性。“我怎么强调都不为过,我收到多少关于‘好了,现在我们知道熊蜂在哪里了,知道它们正在减少,但我们该怎么办?’”

今年,当州官员坐下来讨论在任何保护区进行燃烧和种植植被的计划时,她将携带 200 多页的熊蜂最佳实践指南。

“好了,现在我们知道熊蜂在哪里了,知道它们正在减少,但我们该怎么办?”

在草地的边缘,哈特菲尔德拉开了半满冰块的冷却箱。他和沙弗从每个鼓鼓囊囊的口袋里拿出管子,然后将每个管子放入冰中,让熊蜂昏迷,直到它们静止到可以处理。然后,哈特菲尔德逐一轻轻地触碰并拍摄每只静止的熊蜂,检查其毛皮图案和颚部长度以确认其身份,而沙弗则在工作表上划记号和写下植物名称。

spirea 上的 vozlupine 上的 nevadensiswild rose 上的 voz:两人一共捕获了 31 只熊蜂,其中包括哈特菲尔德确认的沙弗那一只灰色熊蜂。小心地放在桌子上,旁边放着花瓣碎片和其他昏迷的熊蜂,这只灰色熊蜂慢慢地恢复了活力。对哈特菲尔德来说,这个项目不仅仅是数据。“我们正在建立一个社区,人们现在以完全不同的方式看待这些动物,”他说:它们美丽、重要、脆弱。

这只熊蜂上下上下地摆动着它那带有锈色腰带的腹部,然后伸展翅膀,用沾满花粉的腿擦拭身体,飞走了。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