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徙如何让生命更具韧性

我们应该为了物种的生存而迁移它们吗?一位生物学家通过飞蛾的困境解释了这一难题。
Silver Y moth feeding on long fuschia flowers
银翅蛾每年春天在欧洲南部和北部之间迁徙。David Tipling/Universal Images Group 供图

摘自 《珠宝盒:飞蛾如何揭示自然的隐藏规则》作者:Tim Blackburn。版权所有 © 2023。由 Island Press 出版。

生态群落的组成和结构不仅取决于其近邻的事件。更广泛环境中的事件也很重要。大自然万物相连。这就是迁徙至关重要的原因。

事实上,迁徙者从未像现在这样重要。人类已经摧毁了全球大部分的自然栖息地,而剩下的许多栖息地现在也已严重破碎化——如同身处不适宜耕作、放牧或混凝土的海洋中的小岛。栖息其中的种群数量也会很小,容易受到厄运的摆布。
幸运的是,正如我们所见,如果破碎的种群通过迁徙者相连,它们仍然可以存续。迁徙者可以提高出生率,抵消死亡率,从而阻止种群灭绝,并在局部灭绝发生时重新殖民。人类对自然的破碎化只会增加这些动态的相关性。

迁徙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破碎化造成的损害,但只能是“一定程度上”。当存在一个大型“大陆”种群作为丰富的移民来源时,集合种群是最安全的。不幸的是,栖息地破坏往往会减小这些大陆的范围和生产力,损害依赖其资源的周围碎片。从生物多样性的角度来看,剩余的碎片通常被认为是不重要的,但摧毁它们会增加幸存碎片之间的距离,从而降低殖民的可能性。当殖民率低于灭绝率时,种群最终会消失。更孤立的栖息地碎片物种更少,包括飞蛾和其他生物。

此外,并非所有物种都能很好地适应游牧生活。例如,雌性绒蛾缺乏翅膀,基本上就是产卵的毛绒袋。它们很难在栖息地碎片之间移动。同样,冬蛾、斑纹乌纹蛾和早蛾——这些都是我在德文郡捕获但在伦敦没有捕获到的广泛分布的物种,在伦敦,适宜栖息地的破碎性对它们不利。即使是看似善于移动的物种,通常也不会走太远,比如紫斑蛾。亚马逊雨林林下许多隐匿的鸟类显然不会跨越开阔的空间,以至于该流域的主要河流成为它们地理分布的界限。

对特定栖息地或食物植物有特殊依赖的物种,在破碎化加剧时会过得尤其糟糕。例如,稀有脉冲蛾在英国仅以东海岸盐沼上的海艾蒿为食。广泛的沿海开发意味着盐沼比过去更稀少、更破碎,而这些是海艾蒿在英国唯一的栖息地。适宜碎片之间距离的增加,降低了扩散个体找到它们进行殖民或救援的机会。

The Jewel Box book cover with a brown and pink sphinx moth, white text, and black background
由 Island Press 提供

迁徙者还可以让物种对环境变化做出反应——抓住新出现的机遇,或逃离“沉没的船”。在持续的气候危机面前,这一点尤为重要。当环境条件超出个体的生理耐受范围时,物种只有三种选择:适应、迁移或灭绝。当前环境变化的快速性使得适应变得困难,特别是对于生命周期较慢的物种,这使得迁移成为生存的最佳选择。

不幸的是,物种追踪气候变化的能力受到栖息地破坏和破碎化的严重阻碍。种群很容易通过连续的栖息地进行移动。但请记住面积和隔离对岛屿物种丰富度的影响:小而偏远的栖息地斑块对于扩散个体来说是更难到达的目标。人类既增加了物种迁移的需求,又同时使迁移变得更加困难。

我们可以提供帮助,对吗?如果物种需要迁移,我们可以介入并代劳。这被称为“辅助迁移”——将个体迁移到其当前分布范围之外,以保护那些由于无法在不断变化的环境中到达新区域而注定灭绝的物种。几千年来,人类出于各种原因一直在迁移物种。为什么不能为了保护的目的呢?

嗯,正是因为那些我们迁移过的物种——像黄杨绢野螟这种讨厌的外来物种的影响。说实话,这个物种在造成损害方面属于二流。其他外来物种则更糟糕。我已经提到了猫和老鼠,但以玫瑰蜗牛为例。它被迁移到太平洋的几个岛屿,以控制另一种外来物种——非洲大蜗牛的数量,但相反,它却吞噬了世界上 130 多种其他蜗牛种群。外来疾病可以消灭不具免疫力的宿主动物种,例如真菌病原体 *两栖爪菌* 和 *蝾螈爪菌*,它们共同导致了全球近 100 种两栖动物的灭绝,以及数百种的种群数量下降。外来植物可以改变生态系统以利于自身,并抑制本地植物物种。本地鸟类在以外来植物为主的栖息地中往往过得更糟,因为它们的昆虫猎物通常无法在外来植物上生存。总的来说,在过去 500 年里,外来物种造成的物种灭绝比其他任何人类干预(包括栖息地破坏)都要多。它们仍然是全球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驱动因素之一。

具有三重讽刺意味的是,人类不仅通过增加物种迁移需求,同时又使迁移变得困难,从而给物种带来了问题,而且还通过迁移一些物种给另一些物种带来了问题。辅助迁移的压力越来越大,但我们明智地警惕将物种带到它们从未去过的地方。

在此处购买 Tim Blackburn 的《珠宝盒》。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