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的纪录片系列《大象的秘密》的第一集中,一群非洲象站在近600英尺高的悬崖边。在津巴布韦经历了一段残酷的旱季后,一头象群的母象必须带领她的象群下到悬崖寻找水源。它们重达三到四吨的庞大身躯并不适合进行这种探险——它们用鼻子试探地面。为了使下山过程更顺利,它们必须顾及到年幼的象,并一路用尾巴安抚和安慰幼象。包括野生动物专家和摄影师在内的所有人都紧张地注视着它们艰难地走在峡谷陡峭的道路上。
“即使是我,看到这一幕也觉得很神奇,”经验丰富的保护主义者和动物权利倡导者宝拉·卡洪布在最近的一次采访中告诉《流行科学》记者。在她研究非洲象的三十多年里,卡洪布从未见过它们以这种方式慢慢爬下悬崖。在纪录片中,她描述了仅仅观看这个过程就让她双腿发软、身体摇晃,根本无法想象这些草原巨兽会有怎样的感受。

《大象的秘密》分为四个部分——草原、沙漠、雨林和亚洲——展示了大象生活中极其微妙且相互关联的问题。<a href="https://popsci.com.cn/story/science/african-elephant-die-off-algae/" target="_blank">人类活动引起的气候变化和数十年的象牙盗猎已经造成了严重影响,但在这背后,还有更复杂且相互交织的问题,例如<a href="https://popsci.com.cn/environment/asian-animals-humans-deforestation/" target="_blank">大象栖息地的消失、阻碍它们行动的围栏,以及<a href="https://popsci.com.cn/environment/climate-disaster-wildlife-interactions/" target="_blank">对闯入农田的大象进行扑杀。卡洪布说,当大象伤人或致死时,政府就不得不因为财产损失或生命损失而采取行动。
“报复和对大象的不容忍是目前东非地区对大象最大的威胁,”卡洪布说。非洲大部分大象生活在大陆的东部和南部,分布在不同的栖息地。根据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说法,两种非洲象均被列为极度濒危;它们<a href="https://www.iucn.org/news/species/202103/african-elephant-species-now-endangered-and-critically-endangered-iucn-red-list" target="_blank">最新的评估发现,在过去31年中,非洲森林象的数量减少了86%以上,而非洲草原象的数量在过去50年中至少减少了60%。它们的亚洲近亲则被列为<a href="https://www.iucn.org/news/species-survival-commission/202108/shrinking-spaces-worlds-largest-land-animal" target="_blank">濒危,估计野外数量还有48,000至50,000头。
该系列探讨了这两种极其聪明的大型陆地哺乳动物——大象和人类——之间的张力,但更重要的是,它们之间惊人的相似之处。它们平行存在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因为<a href="https://www.science.org/doi/10.1126/science.abb4590" target="_blank">人类和大象都在同一时期从非洲进化而来。大象是出色的问题解决者,它们对人类适应能力的模仿如此之好,以至于它们能够想出社区为阻止它们而设计的任何威慑或障碍。然后<a href="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ece3.2352" target="_blank">大象会将知识代代相传。
它们天生的智慧和传授生存技能的能力也可以促进保护工作。例如,卡洪布提到了<a href="https://www.seattletimes.com/life/lifestyle/elephants-taking-tunnel-route-under-africa-highway/" target="_blank">成功的大象地下通道,这些通道帮助连接了肯尼亚山附近的一群大象与其在森林、平原和阿伯代尔山脉的近亲,同时将它们与该地区巨大的小麦农场隔离开。“一旦大象意识到这是从一座山到另一座山的唯一安全通道,它们就开始不仅使用它,还互相教授如何使用它。很少有动物会互相教导,而大象就是其中之一,”她解释道。
[相关:象牙盗猎导致无牙象激增]。
尽管大象是地球上研究得最多的动物之一,但它们独特的特征和复杂的行为仍然让专家们惊讶不已。它们很少生病,患癌率不到5%,而人类的癌症发病率约为25%,甚至已知它们会用周围的植物进行自我治疗。雌性大象在无法生育后也不会默默无闻或死去。在非洲和亚洲象种中,它们可能扮演着与<a href="https://popsci.com.cn/cognitive-menopause/" target="_blank">人类和可能是<a href="https://www.pnas.org/doi/10.1073/pnas.1903844116" target="_blank">虎鲸类似的<a href="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rep27213" target="_blank">重要的祖母角色。卡洪布将象群的母象描述为知识的守护者:它们知道在哪里觅食和饮水,在哪里休息,甚至还能绘制它们穿越广阔景观的内部地图。

该系列描绘了雌性大象如何将世代相传的经验用于适应不断变化的挑战和环境,有时会产生奇异的结果。在一个罕见的案例中,津巴布韦一头名叫恩佐乌(Nzou)的<a rel="nofollow noreferrer" href="https://conservationtravelafrica.org/blog/nzou-the-elephant-buffalo/" target="_blank">大象,在两岁时因盗猎失去了整个家庭,如今50岁时却成为了一群水牛的母象。“很难说太多,因为这实在是太奇怪、太特例的事情了,”卡洪布解释道。“我们越来越多地看到不寻常的野生动物行为。收养水牛有点滑稽,也相当令人伤感。”
当救援人员试图重新安置她时,她与其他大象群体格格不入,但她找到了一群更特别的家庭。现在,她必须在没有多年与年长雌象一起生活的经验的情况下,管理一个不同寻常的象群——但她领导的本能仍然很强大。
“在某种程度上,它告诉我们,就像人类一样,我们都有一些需求,而我们必须以某种方式来满足它们,”卡洪布说。
[相关:大象和猴子以人类无法做到的方式对抗气候变化]。
这部四集系列片的另一个核心主题是当地人民的智慧对于保护和科学传播的价值。来自南部非洲纳米比亚和东南亚婆罗洲的专家们通过他们对大象的长期观察和指导,使得这部纪录片得以完成。“我们拍摄的很多东西以前从未被拍摄或在镜头前见过,但实际上,很多东西是当地人在地面上长期以来就知道的,”卡洪布说。“我们在向人们索取当地知识,但我们也让他们参与到系列片中,让他们出现在镜头前。”

通过电影让当地社区参与进来,并将他们的故事与世界其他地方联系起来,可能是进一步保护大象的重要一步。触及更年轻、更广泛的观众,尤其是在非洲,是卡洪布之所以能够无缝地从研究领域转向政策、咨询和教育,以挽救大象生命的原因之一。
“对我来说,发生巨大变化的是我意识到我们时间不多了,”卡洪布说。“我认为,让年轻人释放他们的创造力,找出他们如何提供帮助,是我希望通过这部电视系列片看到的。这种联系是非常强大和非常重要的。”
《大象的秘密》将于4月21日(星期五)在国家地理频道首播。所有四集将于地球日(4月22日)在Disney+和Hulu上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