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人类可能垄断了写歌(包括受公共安全启发的劲歌),但节奏本身在动物王国中更为普遍。而且,有些动物的节奏感可能比我们智人还要好。根据5月1日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的一项新研究,一头名为罗南的受过训练的加州海狮(Zalophus californianus)打节拍的能力比某些人都要强。
认识罗南
在实验室环境中,其他非人类动物已经表现出能够随着一系列规律节奏移动的能力。一些鸟类可以非常精确,但不一定能长时间保持这种持久性。灵长类动物可以坚持,但在同步运动方面存在更多困难。
然后是罗南,一头15岁的加州海狮。在因营养不良三次搁浅陆地——以及被发现在繁忙的高速公路上——之后,她被判定为不可野放。 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于2010年收养了她,此后她一直是海豹科实验室的永久成员。
2013年,罗南被训练成随着节拍器的脉冲点头。这项最初的研究受到了塔夫茨大学一个团队工作的启发,他们研究了一只名叫斯诺球的宠物凤头鹦鹉的时间感知能力——这只鹦鹉会自发地随着后街男孩的音乐“跳舞”。

“我们大约在13年前,也就是她三岁的时候,对罗南进行了打拍子训练和测试,”该研究的合著者、比较心理学家Peter Cook告诉《大众科学》。“当时,她是持续性最强、最精确的非人类打拍子者。至今,情况依然如此。然而,在这些年里,许多理论家和研究人员指出,罗南最初的表现与我们在成年人身上通常看到的情况存在一些关键差异。”
与成年人相比,罗南打拍子的节奏稍微更不稳定。在听慢节奏音乐时,她倾向于抢拍;在听快节奏音乐时,她倾向于拖拍。相比之下,实验室研究中的人类倾向于更精确,并且无论节奏快慢,都倾向于抢在节拍前面。
科学家们越来越质疑,在灵活的音乐节奏方面,罗南的卓越表现是否仍然是非人类动物的标准。就像许多技艺精湛的音乐家一样,她在聚光灯下——无论是在舞台上还是在咸水池里——都有些孤独。
“从某种意义上说,罗南肩负着这个领域所有非人类动物的科学重担,”Cook说。“她是最好的非人类动物,但如果她不如人类,那么基本的人类节奏能力可能真的在动物界是独一无二的。”
将节拍进行测试
为了检验罗南的打拍子能力,研究团队设计了一个实验,以评估罗南在跟随军鼓节拍移动时的一致性和协调性。他们以每分钟112、120和128拍(bpm)的速度敲击军鼓。
然后,他们将相同的声音呈现给10名18至23岁的本科生,并要求他们随着鼓点拍手。研究团队使用视频跟踪软件来监测本科生打拍子的精确度。
总的来说,罗南的打拍子比人类受试者更准确、变异性更小。罗南的准确性也随着节奏的加快而提高。在每分钟128拍的节奏下,她的平均节奏是每分钟129拍。人类受试者的平均节奏仅为116.2拍。完成测试后,罗南获得了装有鱼和冰块的玩具作为奖励。
Cook表示,过去许多关于动物打拍子和节奏与人类研究的比较研究,都使用了更精细的运动技能,例如按下按钮或敲击键盘。
“一旦我们真的让人们做出更大幅度的粗略运动,人类在能力方面的变异性确实令人惊讶,”Cook说。“我们研究中的一些人类在打拍子方面非常糟糕!人类可以在节奏方面做得非常好(看看职业鼓手)。但是,总的来说,人类可能比科学家们普遍认为的要不精确、不一致得多。我们随着年龄、经验和训练会大有进步。但我们离完美还差得很远。”
[ 相关:这头海狮是第一头能自主打拍子的非人类哺乳动物。 ]
“人类是动物”
由于这项研究仅测试了一头训练有素的海狮和10名人类的打拍子能力,因此需要进行更大规模的研究来确定这些发现是否可以被复制。研究团队已经在探索罗南在可预测但更不规律的节奏下移动的能力——减速和加速的刺激、更复杂的模式等。他们正在设计基于计算机的计时游戏,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跨物种的计时和模式识别能力。
“人类是动物。我们看得越多,就发现越多的人类能力存在于其他物种中,”Cook说。“要理解人类的心智,人类如何思考和行动,我们就需要研究我们行为和认知的基础。研究其他物种正是提供了一个了解这些的窗口。”
在这个团队寻求解决这些更高认知问题的答案时,有一个变量应该保持一致:罗南她自己。
“罗南正值打拍子的黄金时期,是帮助我们回答关于非人类动物节奏的下一组问题的完美研究动物,”Cook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