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国、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和肯尼亚等地区,极度濒危的犀牛是其生态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人类猎杀犀牛已有数百年历史,尤其是在欧洲殖民时期,由于其珍贵的犀牛角,猎杀活动激增。犀牛角至今仍是热门的金融投资,也用于传统医药。
剑桥大学的研究人员在审查了百年来的照片后发现,犀牛角本身也随时间缩小了。这项研究发表在本周早些时候的《People and Nature》杂志上,研究人员测量了 1886 年至 2018 年间侧面拍摄的 80 头犀牛的犀牛角。这些由犀牛资源中心保存的照片包括了所有五种犀牛:白犀牛、黑犀牛、印度犀牛、爪哇犀牛和苏门答腊犀牛。
[相关:南非是否仍需要私人犀牛养殖场来打击偷猎?]
研究团队认为,犀牛角变小是由于激烈的猎杀。射杀犀牛角最长的犀牛,留下了角较小的幸存者。反过来,这些角较小的动物繁殖,并将它们的特征遗传给后代。研究人员此前已在其他动物身上记录了这种现象,包括鳕鱼的体型和白尾鹿的鹿角,但这还是首次在犀牛身上发现。
由于犀牛角的价值,研究真实的犀牛角需要严格的安全规程。研究这些照片使研究团队能够在不接触真实犀牛角的情况下,对犀牛角的长度进行长期测量。
“我们非常高兴能从照片中找到证据,证明犀牛角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短。由于安全问题,它们可能是自然历史中最难研究的东西之一,”剑桥大学动物学系前研究员、该报告的首席作者奥斯卡·威尔逊(Oscar Wilson)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威尔逊现居芬兰赫尔辛基大学。
犀牛利用它们的角进行防御,之前的研究表明,移除犀牛角会对动物产生不利影响。“犀牛进化出角是有原因的——不同物种以不同的方式使用它们,例如帮助抓取食物或防御捕食者——所以我们认为角变小对它们的生存不利,”威尔逊补充道。
[相关:拯救北方白犀牛免于灭绝的高科技最后努力。]
研究团队还测量了它们的全身长度和其他身体部位,以更准确地衡量角与身体尺寸的比例。但他们不仅看了照片——研究人员分析了过去 500 年的图画和照片,并注意到人类对犀牛的看法在 1950 年左右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焦点变成了保护,而不是狩猎。
“我们发现,我们可以利用过去几个世纪的图像来直观地了解人类对野生动物的态度是如何变化的,以及艺术家是如何影响这些观点的,”剑桥大学动物学副教授、该报告的资深作者埃德·特纳(Ed Turner)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收藏中 19 世纪末和 20 世纪初的大量照片显示了被猎杀的犀牛。1911 年的一张照片中,包括总统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他是一位臭名昭著的猎人、运动家和标本收藏家,他得意地站在一头黑犀牛上方。其他一些图像显示犀牛是巨大而可怕的动物,研究人员认为这些图像被用来为猎杀辩护。

研究人员表示,转向以保护为基础的图像与欧洲帝国瓦解以及多个非洲国家独立恰逢其时。欧洲猎人不再能轻易地接触非洲野生动物进行战利品狩猎。
该收藏中最近期的一些图像似乎反映了对犀牛和整个自然界所面临威胁日益增长的认识。
“至少在几十年来,人们更加关注犀牛的保护——这反映在近期的图像中,这些图像与它们在保护区中的保护或在野外的困境有关,”威尔逊说。
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数据,20 世纪初,非洲和亚洲有 50 万头犀牛。然而,到 1970 年,数量下降到 7 万头,如今野外仅剩约 27,000 头犀牛。由于持续的偷猎和栖息地丧失,这些犀牛很少能在国家公园和保护区外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