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小狗!你是一只乖狗狗吗?是的,你真乖。哇,看看你多可爱。看看你那双大眼睛和软塌塌的耳朵。你真是只可爱的小狗!你喜欢玩吗?这些实验有趣吗?” 这是艾米丽·布雷(Emily Bray)对 375 只幼犬说的一些针对幼犬的说话方式——一种对幼犬说的“宝宝语”——布雷在亚利桑那大学研究犬类心理学和发育,她想看看幼犬是否会关注人类的面孔。
迄今为止,大多数关于犬类认知能力的研究都是在成年犬身上进行的。成年犬非常擅长理解这些社交线索,甚至比我们关系更近的 黑猩猩 还要强。
但尚不清楚这种行为有多少是从一开始就根植于犬类的——这就引入了幼犬。在这项(有点不公平地)可爱的 研究 中,研究人员试图了解犬类与人类的交流方式是否根植于生物学。
一种解释可能是,由于犬类生活在我们的家中,并且一生都在观察人类,到了成年时,它们可能只是通过观察学会了人类的行为和社交线索。也就是说,“狗看狗做”。或者,这些交流技能可能是经过多年驯化,导致特定基因选择的结果。
“它们并不是完全相互排斥的,对吧?但如果存在生物学基础,那么研究这一点并询问它是否是关键的完美方式就是通过幼犬,”布雷说。
研究中的 375 只狗都是由非营利性服务犬训练机构 Canine Companions 提供的幼犬。平均年龄约为八周半,正处于活泼的幼犬期中期——这个时期它们主要与同窝的兄弟姐妹在一起,并且与人类的接触有限。从 Canine Companions 获得它们也意味着研究人员了解每只狗的血统,并可以绘制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图。
23 只金毛寻回犬、98 只拉布拉多寻回犬以及 254 只拉布拉多和金毛混种犬一起参与了一系列任务。幼犬还进行了热身、测试和熟悉度试验。
在一项测试中,研究人员指向一个装有食物的杯子,并说“小狗,看!”。在同一实验的一个变体中,研究人员挥舞着一个它们从未见过的亮黄色积木,在幼犬面前挥舞,然后将其放在“巨额奖金”杯旁边。
“这里的想法是,它们没有内在的理由应该对这个积木所在的地方感兴趣,但事实是我们已经向它们展示了,并在社交情境中呈现了它……它们是否将其解释为社交线索?”布雷说。“我们发现它们确实做到了。”
幼犬对每项任务进行了 12 次试验,以查看它们找到藏在杯子下面的零食的次数。为了控制它们无懈可击的嗅觉,研究人员将一块狗粮粘在了每个杯子的内侧。这样,幼犬就不会靠鼻子来找到正确的杯子了。
这些小家伙不仅在约 70% 的时间里找到了狗粮,而且在 12 次试验中它们的表现都没有提高。这听起来可能不好,但实际上是好的:这意味着幼犬是凭借天生的能力找到狗粮的,而不是学习新技能。
接下来的两项任务围绕着理解幼犬可以保持多长时间的目光接触。
“在成年犬身上,这是它们做的一些特别的事情,”布雷说。“成年犬和成年人类互相看着对方,进行大量的眼神交流,这会导致催产素释放,这是一件很特别的事情。”
为了进行这些吸引人类注意力的任务,研究人员对幼犬念了 30 秒的“宝宝语”,看看它们能保持多久的目光接触。虽然人类的面孔只激起了幼犬大约六秒钟的好奇心,但结果在统计学上是显著的。
布雷发现,在各项任务中,超过 40% 的变异可以用遗传来解释。“遗传度是我们计算的由遗传解释的变异程度,因为我们知道它们之间的关联性,”她说。“它们就像是通过生物学为某些东西做好了准备进入这个世界,而这些东西在驯化的过程中,无论是有意还是无意,都被选择出来了。”
布雷和她的同事们打算对同一群体的成年犬进行一项后续研究,并分析基因数据,以确定哪些犬类在交流方面会表现出色,从而成为理想的服务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