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发现:塑料袋禁令已阻止数十亿个塑料袋被使用

“底线是,塑料袋禁令有效。”
Carrying groceries in plastic bags
塑料袋无法回收;根据一项估计,它们在使用一次——平均约12分钟后——就会被焚烧或送往垃圾填埋场,在那里它们可以存在数百年。 DepositPhotos

本文最初由 Grist 发布。在此处注册 Grist 的 每周简报

在过去的几年里,美国各城市和州已经通过了数百项限制一次性塑料袋销售和分发的政策。一份 新报告 称,这些法律在减少塑料袋使用方面已基本成功。该报告由三个非营利组织——Environment America、U.S. Public Interest Research Group Education Fund 和 Frontier Group 共同发布——利用行业和政府数据表明,塑料袋禁令每年可为每人减少近300个一次性塑料袋。

“底线是,塑料袋禁令有效,”美国公共利益研究组织教育基金会主席 Faye Park 在一份声明中说。“人们很快就意识到,没有塑料袋也能轻松生活,并习惯于自带购物袋或在可以的情况下不使用袋子。”

该报告审查了全国范围内的塑料袋禁令,但重点关注了新泽西州、佛蒙特州、费城、俄勒冈州波特兰和加利福尼亚州圣巴巴拉的五项代表性政策。新泽西州于2022年生效的禁令影响最大,每年减少了超过55亿个塑料袋。其他地区的政策每年根据人口规模的不同,减少了约4500万至2亿个塑料袋。研究人员使用市政机构、学者以及塑料和杂货行业团体收集的数据得出了这些估算。

总共有超过500项全美范围内的城市禁塑令,以及12项州级禁令——分别在新泽西、佛蒙特、加利福尼亚、科罗拉多、康涅狄格、特拉华、夏威夷、缅因、纽约、俄勒冈、罗德岛和华盛顿。新的法案可能会很快将佐治亚州和马萨诸塞州添加到这个名单中。

反对塑料袋的理由很简单。它们在整个生命周期中的每个阶段都会造成污染,从提取用于制造它们的石油和天然气开始。它们无法回收;根据一项估计,它们在使用一次——平均约12分钟后——就会被焚烧或送往垃圾填埋场,在那里它们可以存在数百年。

众所周知,塑料袋还会变成垃圾,污染自然环境并杀死野生动物。与塑料薄膜一起,塑料袋造成的海龟、鲸鱼、海豚和鼠海豚死亡数量比任何其他类型的塑料都要多。它们还会脱落微小的碎片,称为微塑料,接触微塑料可能与人类的代谢紊乱、神经毒性、生殖损伤等健康问题有关。

“感觉每周都有研究表明,塑料不仅污染环境,还会进入我们的血液,”公共利益研究组织马萨诸塞州分部 MassPIRG 的执行董事 Janet Domenitz 说。此外,微塑料还会释放温室气体,加剧气候变化。

然而,塑料袋禁令也有其 怀疑者,其中包括那些认为在仍然从事其他破坏环境的行为(如驾驶汽油车)的同时支持它们是“ 自恋”的人。另一些人则认为,塑料袋禁令 不利于 企业,或者侵犯了 消费者选择塑料的自由。截至2021年,有18个州通过了所谓的“限制法”,阻止地方政府通过自己的袋禁令。

一些研究人员反直觉地得出结论,与纸质或帆布替代品相比,塑料袋对环境有益。2018年一项 病毒式传播的研究 声称,一个棉袋需要重复使用20,000次才能抵消其生产的环境影响,而其他研究则批评塑料袋禁令导致纸袋使用量激增——纸袋也消耗资源。研究表明,与塑料袋相比,纸袋的生产 需要更多的能源 和 

然而,其他专家表示,棉袋研究进行了“ 虚假比较”,未能考虑到塑料在被丢弃或散落在环境中后的整个生命周期影响。至于塑料或纸袋的争论,环保组织一致认为,“设计合理”的塑料袋禁令的目的是要减少任何一次性袋的使用。

“这些法律的意图不是从一个一次性袋子转向另一个一次性袋子,”Environment America Research and Policy Center 的“超越塑料”运动总监兼新报告的合著者 Celeste Meiffren-Swango 告诉 Grist。“纸张也有其自身的环境影响。”她建议所有塑料袋禁令都应包含对纸袋收取10美分的费用,以鼓励顾客自带可重复使用的替代品。

报告还敦促政策制定者禁止任何类型的塑料袋——不仅仅是薄的。在一些地区,报告发现存在一个“漏洞”,允许杂货店和其他零售商用名义上可重复使用的厚塑料袋取代薄的一次性塑料袋——尽管研究表明,消费者实际上并不重复使用这些较厚的袋子。在加利福尼亚州,这一漏洞导致2004年至2021年间每人使用的塑料袋重量净 增加 。

本文最初发布在 Grist 网站,网址为 https://grist.org/solutions/plastic-bag-bans-have-already-prevented-billions-of-bags-from-being-used-report-finds/

Grist 是一个非营利性、独立媒体组织,致力于讲述气候解决方案和公正未来的故事。了解更多请访问 Grist.org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