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旁观者效应”或“旁观者冷漠”最早于 1964 年广为人知。这个术语旨在解释为什么有些人不愿意干预紧急情况,例如在袭击或犯罪发生时,或者面对欺凌者时。据《今日心理学》报道,旁观者越多,个体站出来提供帮助的可能性就越小。在危机中,如果几乎没有人或没有人存在,目击者更有可能采取行动。
事实证明,人类并非唯一拥有复杂社会结构和在目睹攻击性行为时产生复杂反应的物种。
昨天发表在《动物认知》杂志上的一项小型研究表明,当两头猪打架时,旁观猪的干预可以减少攻击者的攻击次数,也可以帮助减轻受害者的焦虑。这是解开猪群复杂社会结构中一个环节的尝试——它们如何解决冲突。
[相关:小海豹天生就拥有出色的节奏感。]
在猪和人类等社会性动物中,冲突的解决通常涉及以下两种情况之一:前对手(攻击者和受害者)之间的和解,或引入“三角关系接触”。即第三方旁观者,旨在减少进一步的攻击或焦虑。虽然这些冲突解决策略对于维持动物社会群体的平衡以及减轻受害者的焦虑很重要,但尚不清楚这些策略如何应用于家猪。
为了解更多信息,意大利都灵大学的 Giada Cordoni、Ivan Norscia 和同事观察了一群 104 头农场猪在打斗后如何解决冲突。根据它们的品种、体型、毛色和基因,作者能够识别出群体中的大多数世代。这有助于他们确定猪之间的亲缘关系。
从 2018 年 6 月到 11 月,他们观察并记录了猪之间的互动,注意到了推搡、咬、头撞和抬起受害猪等攻击性行为。该团队还在每次攻击性冲突后观察了猪的行为三分钟,记录了涉及猪的关系、性别和年龄。

他们发现,受害者和攻击者猪都表现出和解行为,例如鼻对鼻接触、身体接触坐在一起以及头靠在对方身上。打斗后,攻击者和受害者都平等地开始这些行为,但远亲猪之间的和解比近亲猪之间更多。这有点像为什么有时原谅一个好朋友比原谅一个兄弟姐妹更容易。
根据作者的说法,猪可能根据它们能为彼此提供的东西(例如社会支持)来重视不同的关系。近亲猪(定义为同父异母或同父同母的兄弟姐妹)之间的争吵对社会群体的损害可能不那么严重,因为这些关系可能被认为更牢固。然而,远亲猪在打斗后可能更有可能采取道歉行为,以确保它们仍然拥有所需的支持,并且重要的是,能够获得共享的食物资源。
[相关:卡尔弗城是猫与郊狼冲突独特的家园。]
但是,旁观猪在冲突解决中扮演什么角色呢?作者注意到,行为差异取决于旁观猪在争执后接近并互动的是哪只猪。如果旁观者接近并与受害者互动,攻击性行为的数量没有改变。然而,当旁观猪介入时,受害者表现出的与焦虑相关的行为(打哈欠、抓挠、摇晃和空嚼)的平均每小时频率显着下降。
如果一头旁观猪接近攻击者而不是受害者,那么针对受害者的攻击性行为数量会显着减少。他们还观察到,当旁观猪与它们有近亲关系的受害者或攻击者发生冲突时,旁观猪会进行干预,这表明猪重视某些关系,并且可能会支持近亲。
作者指出,这项研究只观察了一个成年家猪群体,因此不能必然表明所有猪群的冲突解决方式。
虽然还需要更多研究来真正了解猪的文化,但冲突后的和解和与旁观者的互动表明,猪可能拥有一定程度的社会情感调节能力,这些能力可以改变它们和其他猪在群体冲突中的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