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些鹦鹉有口音

一项对黄颈亚马逊鹦鹉的长期研究表明,动物的方言是如何发生变化的。
a green parrot with an open beak and orange and black eye
黄颈亚马逊鹦鹉或黄颈鹦鹉的分布范围从墨西哥南部到哥斯达黎加北部。 Jon G. Fuller/VW Pics/Universal Images Group via Getty Images

对人类而言,我们生活的地区塑造了从食物偏好到沟通方式的一切。对于许多非人类动物而言,情况也是如此,包括鲸鱼、蝙蝠、麋鹿,甚至裸鼹鼠。一些鸟类,例如生活在从墨西哥到中美洲树林间的黄颈亚马逊鹦鹉 (Amazona auropalliata),似乎也有地区性方言。这些发现已在 8 月 21 日刊登于《英国皇家学会学报 B 卷》的研究中详述,并表明这些方言可能正在因气候变化和栖息地丧失而发生变化。 

[相关:科学家教鹦鹉视频聊天会发生什么?]

这种被称为黄颈亚马逊鹦鹉的大型鸟类身长约 12 至 15 英寸,分布范围广阔,从墨西哥南部到哥斯达黎加北部。与许多鹦鹉一样,黄颈亚马逊鹦鹉寿命长,在野外可存活 20 至 30 年,在圈养环境下可存活 60 至 90 年。它们以长期配偶关系而闻名于鸟类爱好者。黄颈亚马逊鹦鹉夜间倾向于栖息在大型鸟群中,但白天会以小群觅食水果、坚果和种子。 

就其发声而言,它们以使用各种叫声而闻名,似乎是从彼此那里学来的。大多数叫声是联系叫声,鸟类用它们来与群体成员保持联系并分享位置及其他重要信息。这些联系叫声是显示出最显著地域差异的发声。

研究人员捕捉到的黄颈亚马逊鹦鹉在北部地区的原始叫声录音。可以听到一对“音符”按顺序下降。图片来源:录音- Christine Dahlin,匹兹堡约翰斯敦大学。图像- Charles J. Sharp,CC BY-SA 4.0。
研究人员捕捉到的黄颈亚马逊鹦鹉在南部地区的原始叫声录音。在这个叫声中,一组“音符”按顺序上升。图片来源:Christine Dahlin,匹兹堡约翰斯敦大学。图像- Roshan Tailor,德克萨斯 A&M 大学。

研究中,研究团队追溯了 1994 年在哥斯达黎加进行的最初的鸟类叫声调查。他们注意到有三种声学上截然不同的联系叫声类型——北部、南部和尼加拉瓜。每种叫声都在特定区域使用。这些不同的叫声在可听音调的数量和旋律进行方面有所不同。 

研究团队在 2005 年重新调查了这些区域,发现声学结构和方言边界在这三种叫声中与 11 年前相比基本相同。 

然而,他们 2016 年的第三次调查却描绘了不同的景象。在最近的 11 年间发生了显著的文化变迁。北部和南部方言之间的边界似乎发生了偏移,曾经只使用南部方言的区域出现了新的叫声变体。他们还注意到有更多的双语鹦鹉使用两种方言。  

[相关:新西兰如何努力拯救其肥胖的不会飞的鹦鹉。]

2005 年至 2016 年间,该物种经历了重大的变化和动荡。森林砍伐和气候变化导致黄颈亚马逊鹦鹉数量急剧下降。它们被列为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它们鲜艳的绿色羽毛、长寿命和发声能力也使它们成为被盗猎严重的鹦鹉

根据这项研究,这些观察到的文化变迁可能代表着对因栖息地丧失和其他影响而导致的群体规模和社群联系模式变化所做的适应性反应。  

需要进行更多研究,以直接将团队在习得发声中观察到的文化变迁与该物种所经历的人口统计学动荡联系起来。这些数据确实表明,长期研究和观察对于理解文化如何演变以及哪些力量在驱动这种变化至关重要。它还强调了鹦鹉的发声学习能力在野外可能具有很强的适应性。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Laura Baisas Avatar

Laura Baisas

新闻编辑

Laura 是 Popular Science 的新闻编辑,负责报道各种主题。Laura 对所有水下事物、古生物学、纳米技术特别着迷,并探索科学如何影响日常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