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两只长尾鹦鹉的声音完全相同

根据一项新研究,独特的“声纹”可能有助于这些善于交际的鸟类在群体中辨认彼此。
A green monk parakeet standing in dirt. Parrots could have a unique tone of voice just like humans do.
和尚鹦鹉可能拥有像人类一样独特的语调。 Deposit Photos

鹦鹉是动物界的“话匣子”。这些以善于交际而闻名的鸟类一生中可以学习新的声音,甚至可以 发出被群体其他成员单独识别的叫声。一项对 和尚鹦鹉 的新研究发现,个体鹦鹉拥有类似于人类的独特语调,称为“声纹”。这些发现发表在 10 月 3 日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开放科学杂志》上的研究 中。

[相关: 拯救世界上最重的鹦鹉的新前沿:基因组测序。]

“和尚鹦鹉拥有潜在的声纹是有道理的,”该研究的合著者、在马克斯·普朗克动物行为研究所研究鹦鹉社会和声音复杂性的生物学家 Simeon Smeele 在一份声明中说。“对于一种会动态改变叫声但仍然需要在嘈杂的群体中被识别出来的鸟来说,这是一个优雅的解决方案。”

在人类中,我们的 声纹 在我们说的每一个词的语调中都留下独特的印记。尽管人类拥有复杂且灵活的发声方式,但这些声纹依然存在。其他社会性动物也使用类似的线索来相互识别。 海豚蝙蝠 和鸟类的个体具有“信号叫声”,使其能够被群体中的其他成员识别。然而,信号叫声只在一种叫声类型中编码身份,并且没有多少证据表明动物具有贯穿其所有叫声的独特信号。

鹦鹉利用它们 的舌头和嘴巴来调制叫声,这与人类说话的方式类似。据 Smeele 说,“它们的咕哝声和尖叫声听起来比歌鸟的清晰口哨声更像人类。”

鹦鹉还生活在成员流动的大型群体中,多个鸟同时发声。成员需要一种方法来跟踪是谁在发出什么样的声音。问题是,正确的生理结构加上驾驭复杂社会生活的需求,是否帮助鹦鹉进化出了声纹。

这项研究 中,Smeele 和他的团队前往西班牙巴塞罗那——这里是野外个体标记鹦鹉数量最多的地方。这些鹦鹉被 视为入侵物种,它们成群结队地在巴塞罗那的公园里活动,数量达数百只。 巴塞罗那自然科学博物馆 已经对鹦鹉进行了 20 年的标记,并单独识别了 3,000 只鸟。

该团队使用麦克风记录了数百只个体的叫声,总共收集了 5,000 多个发声。他们还对同一批个体进行了两年多的重新录音,这揭示了叫声的稳定性。

使用一套计算机模型,他们检测了在该物种的五种主要叫声类型(联系叫声、tjatrrup、警报叫声和咆哮声)中,个体鸟的可识别程度。他们发现 用于广播个体身份的“联系叫声”存在高度可变性。据团队称,这颠覆了长期以来认为联系叫声包含稳定个体信号的假设。新的发现表明,鹦鹉实际上正在使用其他东西来进行个体识别。

[相关: 这些聪明的凤头鹦鹉会随身携带工具来更快地获取食物。]

为了研究声纹是否在起作用,该团队使用了一种广泛用于人类语音识别的机器学习模型。该模型利用声音的质量或 音色 来识别说话者的身份。该团队训练模型识别被归类为“悦耳”声音的个体鸟类叫声。然后,他们测试该模型是否能从另一组被归类为“咆哮”声音的叫声中识别出同一只个体。该模型能够 识别个体鹦鹉的准确率比预期高出三倍,这提供了和尚鹦鹉确实拥有可识别的个体声纹的证据。

虽然令人兴奋,但作者谨慎地表示,这些证据仍是初步的。未来的实验和分析可以利用巴塞罗那团队的鹦鹉标记工作。 GPS 设备可以帮助确定个体在它们的活动区域内的重叠程度。

“这可以深入了解该物种区分不同个体叫声的非凡能力,”该研究的合著者、来自巴塞罗那自然科学博物馆的生态学家 Juan Carlos Senar 在一份声明中说。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Laura Baisas Avatar

Laura Baisas

新闻编辑

Laura 是 Popular Science 的新闻编辑,负责报道各种主题。Laura 对所有水下事物、古生物学、纳米技术特别着迷,并探索科学如何影响日常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