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臭氧层应在未来40年内完全恢复

《蒙特利尔议定书》在签署几十年后仍卓有成效。
NASA Satellite images of a hole in the ozone layer in 2019.
1980年9月和10月,南极洲上空平流层异常的天气模式大大限制了臭氧的消耗,导致观测到的臭氧空洞成为1982年以来最小。 NASA Goddard/Katy Mersmann

得益于世界各国三十多年来将破坏臭氧的化学物质排除在大气之外的努力,地球的臭氧层正朝着恢复的方向前进。

根据联合国《关于消耗臭氧层物质的蒙特利尔议定书》2022年科学评估报告,包括氯氟烃在内的99%的禁用臭氧消耗物质已被成功淘汰。

[相关:来自档案:NASA派遣无人机帮助拯救臭氧层。]

如果现行政策得以维持,地球的臭氧层预计将在2066年左右恢复到臭氧空洞被发现之前的值(南极),2045年(北极),以及最快2040年(世界其他地区)。南极臭氧空洞在2000年之前持续扩大。2019年至2021年间的气象条件导致其大小出现了一些波动,但在过去22年里,臭氧层总体上已得到修复。

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们发现臭氧层存在一个巨大的空洞。两年后,46个国家签署了《蒙特利尔议定书》,承诺逐步淘汰100多种消耗地球臭氧层的合成化学品的使用。这项协议后来成为第一项获得普遍批准的联合国条约。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臭氧秘书处执行秘书Meg Seki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根据最新的四年期报告,臭氧层正在恢复的轨迹是极好的消息。《蒙特利尔议定书》对减缓气候变化的影响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在过去的35年里,该议定书已成为环境的真正倡导者。“科学评估小组进行的评估和审查仍然是议定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为政策制定者提供信息。”

臭氧层位于平流层,保护地球上所有生物免受太阳有害水平的紫外线(UV)辐射。像氯氟烃(CFCs)这样的合成化学品,用于制造气溶胶喷雾剂、溶剂和制冷剂,会破坏臭氧,并在20世纪导致地球臭氧层消耗。《蒙特利尔议定书》的成功淘汰氯氟烃的努力,特别是其对气候变化的附带好处,是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帮助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重大成功。紫外线会导致痛苦且危险的晒伤,甚至损害DNA,增加患皮肤癌等疾病的风险。

虽然臭氧层消耗不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但研究表明,这些拯救臭氧层的全球性努力对对抗气候变化是有益的。

[相关:美国禁止使用氢氟碳化物是气候游戏的改变者。]

2016年,《蒙特利尔议定书》增加了一项修正案(称为基加利修正案),要求逐步淘汰某些氢氟碳化物(HFCs)的生产和消费。虽然HFCs不直接消耗臭氧,但它们是强效的温室气体,会加速气候变暖。2018年检测到CFC使用量有所增加,并追溯到中国,但这一问题很快得到了解决。

科学家们表示,基加利修正案预计到2100年将避免0.5–0.9°F的升温,这还不包括HFC-23排放物的贡献。

世界气象组织秘书长Petteri Taalas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臭氧行动为气候行动树立了先例。我们成功淘汰消耗臭氧的化学品向我们展示了我们必须采取哪些措施——迫切地——来逐步淘汰化石燃料,减少温室气体,从而限制温度上升。”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Laura Baisas Avatar

Laura Baisas

新闻编辑

Laura 是 Popular Science 的新闻编辑,负责报道各种主题。Laura 对所有水下事物、古生物学、纳米技术特别着迷,并探索科学如何影响日常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