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瑞典和德国当局正在调查 波罗的海海底两条天然气管道的三处独立泄漏点,这两条管道从俄罗斯通往德国。北溪1号和北溪2号管道均于周一凌晨2点左右出现压力骤降,这在周二引发了 欧洲领导人的担忧,担心可能是蓄意破坏。据《 纽约时报》报道,周一早上首次记录到压力下降时,两条管道均未运行,但在压力急剧下降时,两条管道都充满了天然气。
丹麦能源署在一份声明中 表示,在丹麦博恩霍尔姆岛东北部发现了北溪1号管道的两处泄漏点。该机构在博恩霍尔姆岛东南部的瑞典水域发现了北溪2号管道的一处泄漏点。据《 美联社》报道,第二次爆炸比第一次更强烈,相当于2.3级地震,邻近挪威和芬兰的地震台也记录到了爆炸声。
今天早些时候,该岛周围设置了 长达五英里(约8公里)的禁航区,并且该区域1000米以下的航班被禁止通行。
“天然气管道破裂极其罕见”,丹麦当局在声明中表示。“因此,我们认为有理由提高警戒级别,应对过去24小时内发生的事件。”
丹麦国防司令部 在Twitter上发布了视频,显示大量甲烷气泡翻滚到波罗的海海面上。
[相关:欧盟正努力逐步淘汰俄罗斯石油和天然气。]
自2月俄罗斯入侵乌克兰以来,北溪1号和2号 一直是俄罗斯与欧洲之间日益加剧的对抗的焦点。欧盟因入侵而对俄罗斯实施了经济制裁,而这个石油和天然气生产国 开始停止供应天然气。欧洲几十年来一直依赖俄罗斯的天然气,而这些管道的损坏威胁着欧洲大陆的能源供应,冬季即将来临。
今年早些时候,雕像和历史建筑已开始夜间熄灯。在东欧部分地区,人们正在囤积木柴。据《 美联社》报道,德国居民需要等待六个月才能购买节能热泵。欧洲大陆各地已经开始推出 援助计划和重塑电力和天然气市场的计划。
本月早些时候,德国总理奥拉夫·朔尔茨 称赞了早期的准备工作,并表示这些措施意味着欧洲最大的经济体“现在已经准备好勇敢地迎接这个冬天,我们的国家将能够挺过去”。目前尚不确定这些努力是否足以避免未来几个月政府强制配给和轮流停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