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革命”所需材料的开采危及类人猿种群

非洲超过三分之一的大猩猩、倭黑猩猩和黑猩猩处于危险之中。
a juvenile chimpanzee in a forested habitat
在几内亚发现了采矿活动与黑猩猩密度最显著的重叠区域,该地区超过 23,000 只黑猩猩(占该国猿类种群的 80%)可能直接或间接受到采矿活动的影响。Deposit Photos

稀土元素几乎触及现代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铜、锂、镍和钴在内的元素和矿物质支持着可以驱动清洁能源、电动汽车、望远镜镜头、电脑屏幕等的技术。由于它们深埋于地壳之中,开采这些元素可能对生态造成破坏。

非洲国家对稀土元素的需求正在导致热带雨林的破坏,因为非洲拥有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钴和铜。如今,非洲大陆的大猿种群比科学家最初认为的更受到采矿的威胁。一项于 4 月 3 日发表在《*Science Advances*》杂志上的研究估计,近 180,000 只大猩猩、倭黑猩猩和黑猩猩处于危险之中。

[相关:太平洋深处的深海采矿区也是独特物种的宝库]。

“为了满足工业化国家的需求以及与‘绿色革命’相关的需求,非洲的采矿业有所增加。这需要大量的关键矿物质来制造电动汽车、风力涡轮机等,”这项研究的合著者、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保护组织 re:wild 的灵长类动物学家Genevieve Campbell 告诉 *PopSci*。“不幸的是,这些矿产的所在地常常与猿类的栖息地重叠,但人们并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消费模式对猿类的影响。本研究旨在量化这种影响并提高对此问题的认识。”

聚焦西非

在这项研究中,一个国际科学家团队利用了 17 个非洲国家运营和预运营的采矿点数据,并定义了 6.2 英里宽的缓冲区,以考虑采矿的直接影响,包括栖息地破坏以及光污染和噪音污染。他们还定义了 31 英里宽的缓冲区,以应对与采矿点附近人类活动增加相关的间接影响,包括通往偏远地区的新道路和基础设施,以及更多的人类存在。更多的人类活动通常会对动物及其环境造成更大压力,因为狩猎增加、栖息地丧失以及疾病传播的风险更高。

坎贝尔说:“采矿活动常常会加剧现有的威胁,例如,修建通往偏远地区的道路,而这些道路又会便利猎人的进入。”

land cleared for a railway to transport iron ore
为运输铁矿石到几内亚港口而修建的铁路清除了黑猩猩的栖息地。图片来源:Genevieve Campbell。

整合大猿种群密度数据使该团队能够确定有多少非洲大猿可能受到采矿活动的负面影响,并绘制出高猿密度和重度采矿重叠的区域。

他们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大猿种群——180,000 只动物——处于危险之中。西非国家利比里亚、塞拉利昂、马里和几内亚的猿类高密度和采矿区域重叠最多。在几内亚发现了采矿和黑猩猩密度最显著的重叠区域,那里超过 23,000 只黑猩猩(占该国猿类种群的 80%)可能直接或间接受到采矿活动的影响。最敏感的区域通常也没有得到保护。

“我预料到采矿项目和猿类栖息地之间的空间重叠会很大,我怀疑之前的估计低估了采矿相关活动对大猿的潜在影响,”研究合著者、IUCN 和 re:wild 的保护生物学家Jessi Junker 告诉 *PopSci*。“因此,这项研究的结果并没有真正令人惊讶,因为之前没有进行过如此大范围的空间评估。”

“关键栖息地”区域

该研究还探讨了采矿区域如何与可以被视为‘关键栖息地’的区域相交。这些区域拥有独特的生物多样性和植物群,对物种的生存至关重要。他们发现,拟议的采矿区和关键栖息地区域之间有 20% 的重叠。当一个区域被这样指定时,可以实施严格的环境法规。这些法规尤其适用于寻求国际金融公司(IFC)等团体或遵守类似标准的其他贷方资助的任何采矿项目。

a chimpanzee swinging through the trees
位于几内亚博索的黑猩猩。图片来源:Maegan Fitzgerald。

据该团队称,过去在非洲国家绘制关键栖息地地图的努力,忽略了许多符合国际标准的猿类栖息地。

“在这些地区运营的公司应制定充分的缓解和补偿计划,以尽量减少其影响,但鉴于大多数公司缺乏告知这些行动所需的健全物种基线数据,这似乎不太可能,”研究合著者、德国森肯贝格自然历史博物馆大猿种群数据库经理Tenekwetche Sop在一份声明中说。“鼓励这些公司与我们的数据库分享他们宝贵的猿类调查数据,是提高其运营透明度的关键一步。只有通过这些合作努力,我们才能全面评估采矿活动对大猿及其栖息地的真实影响。”

可以做什么

在未来的研究中,该团队希望量化采矿活动在不同非洲国家和不同猿类物种中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目前,采矿公司很少考虑和减轻这些风险。该研究的作者还敦促采矿公司避免对大猿产生影响,并进行更多的数据收集,以更准确地描绘猿类生活的地点以及采矿活动可能发生的地点的关系。

[相关:我们如何实现铜和镍矿业脱碳?]

普通民众也有责任确保能源从化石燃料向绿色能源的转变不会以生物多样性的代价

Junker 说:“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为保护大猿及其栖息地做出贡献。每个人都必须树立减少消费的观念。此外,政策制定者必须制定更有效的回收政策,以促进金属的可持续再利用。”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Laura Baisas Avatar

Laura Baisas

新闻编辑

Laura 是 Popular Science 的新闻编辑,负责报道各种主题。Laura 对所有水下事物、古生物学、纳米技术特别着迷,并探索科学如何影响日常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