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达加斯加除了是多部动画电影的灵感来源外,还是一些世界上最有趣的生物的家园。该岛约在 1.6 亿年前与非洲大陆分离,如今位于印度洋,距离非洲大陆东海岸约 250 英里。它被认为是生物多样性热点——根据世界自然基金会的数据,该岛约 95% 的爬行动物、89% 的植物和 92% 的哺乳动物是地球上其他地方找不到的。
但曾经,马达加斯加也是一些令人难以置信的大型脊椎动物(也称为巨型动物)的家园,包括大如大猩猩的巨型亚化石狐猴、高达 3 米的象鸟、巨型陆龟和河马。今天在《Current Biology》杂志上发表的一项关于人类遗传学研究将这些大型脊椎动物的消失与大约一千年前人类在岛上的第一次大规模扩张联系起来。
[相关:马达加斯加地下,洞穴潜水员揭开往日秘密。]
“这种人口增长与岛上的文化和生态转型同时发生,”该研究的作者、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的 Denis Pierron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在大约同一时期,马达加斯加出现了城市,而所有体重超过 10 公斤(22 磅)的脊椎动物都消失了。”
根据 Pierron 的说法,马达加斯加人类生活的起源 long以来一直是一个谜。该岛居住着 2500 万说马达加斯加语的人。马达加斯加语也在留尼汪岛、马约特岛和毛里求斯等其他印度洋岛屿上使用,一些说这种语言的群体生活在亚洲东南部巽他群岛,距离马达加斯加 4000 多英里。此外,马达加斯加人已知追溯其根源于两个小群体:一个来自非洲,说班图语;另一个来自亚洲,说南岛语。
为了追溯马达加斯加语在岛上的历史和起源,2007 年启动了一个名为“马达加斯加遗传和民族语言”(MAGE)的项目。说马达加斯加语的当地人和来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员访问了马达加斯加全国 250 多个地方,以采样文化和遗传多样性。
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小组仔细审查了人类遗传学证据,特别是人类染色体的各个片段如何与当地祖先信息和计算机模拟的遗传数据结合在一起。根据这些数据,他们推测马达加斯加的亚洲祖先人口在岛上隔离了 1000 多年,人口规模仅几百人。
[相关:这些微小的“龙”在 2 亿年前的马达加斯加树林中飞翔。]
这种隔离结束于一群说班图语的非洲人来到马达加斯加,这导致了数代人的扩张。研究表明,不断增长的人口改变了马达加斯加的生态系统和景观,导致曾经生活在那里的所有大型脊椎动物的消失。
“我们的研究支持这一理论,即导致巨型动物消失的不是人类直接抵达该岛,而是生活方式的改变,这种改变既导致了人口的扩张,也导致了马达加斯加生物多样性的减少,”Pierron 说。
这项研究的发现可以应用于对人类种群及其生态系统的其他研究。根据作者的说法,它表明,通过遗传数据和可以测试不同情景可能性的计算机模拟,可以在两个或多个群体混合很久之后,梳理出古代人口的人口统计学历史。
与大多数研究一样,仍有许多问题悬而未决,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解开谜团。“如果祖先的亚洲人口在与非洲人口混合之前就已隔离了一千多年,那么这个人口在哪里?”Pierron 问道。“是在马达加斯加还是在亚洲?为什么亚洲人口在 2000 多年前就孤立起来?大约在 1000 年前,是什么触发了观察到的文化和人口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