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缅甸的科学家们倾听了 天行长臂猿(Hoolock tianxing)的求偶歌声,以发现这种濒危灵长类动物已知最大的种群。每天早上,天行长臂猿的配偶会醒来互相歌唱,歌声在森林树冠间回荡。这些求偶歌帮助科学家证实了一个猜测,即东南亚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天行长臂猿种群。这项发现被刊登在 2 月 14 日出版的《灵长类学国际杂志》的一项研究中。
[相关:灵长类动物互相打趣已有 1300 万年历史。]
“我们在缅甸成功通过基因识别了 44 个新的天行长臂猿群体,”该研究的合著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野生动物兽医和流行病学家 Tierra Smiley Evans 在一份声明中说道。
这些灵长类动物的学名是“天行合足长臂猿”,并于 2017 年由一群喜欢《星球大战》的科学家命名,当时他们在中国西南部观察到了它们。长臂猿是杂食性动物,但它们的饮食主要来自植物而非动物。根据新英格兰灵长类保护协会的说法,它们最喜欢的食物是无花果,此外还会吃蜘蛛,偶尔也会吃鸟类或鸡蛋。它们的平均身高约为 32 英寸,体重在 13 到 15 磅之间。

虽然天行长臂猿的确切个体数量仍然未知,但它们出现在以前认为被东部合足长臂猿占据的区域。一些 2013 年的人口估计表明,在现在已识别出天行长臂猿的区域,可能有多达 65,000 只长臂猿。
尽管这些新发现的群体可能是天行长臂猿最大的聚集地,但科学家们认为,由于缅甸保护区有限、偷猎以及
政治动荡,今天的数量较低。
愚蠢的求偶歌
天行长臂猿不会游泳,因此河流常常成为它们的天然边界。这使得研究团队推测,天行长臂猿可能分布在缅甸西部两条河流之间以及东边另一条河流之间。
在 2021 年 12 月至 2023 年 3 月期间,缅甸的一个当地野外团队建立了声学监测系统,他们利用这些系统来倾听天行长臂猿每天早上互相歌唱以唤醒对方的声音。他们记录了它们的二重唱、独唱,以及每首歌曲的开始和结束时间。
然后,该团队收集了猴子咀嚼过的植物和水果。这种非侵入性的 DNA 采样方式使该团队能够通过基因确认这些是天行长臂猿留下的。
[相关:这些毛茸茸的穴居动物不需要催产素也能坠入爱河]。
他们利用照片扫描了区分天行合足长臂猿和其他合足长臂猿的身体特征。天行长臂猿的眉毛较细,长着黑色的或棕色的胡须而不是白色的,雌性脸部有不完整的白色环。
此外,还在 12 个村庄进行了威胁评估调查,以收集关于长臂猿及其面临威胁的关键当地知识。

“在我们开始这个项目之前,生物学家们不相信天行长臂猿能生活在掸邦南部剩下的小块地区,”该研究的合著者、缅甸自然保护协会执行董事在声明中说。“我为我们野外团队成员感到高兴,他们在短时间内出色地完成了工作,赢得了社区的信任,为进一步的保护行动奠定了基础。这片区域是退化的森林。缅甸和中国必须认真考虑将天行长臂猿的保护方法扩展到这个新的地理区域。”
天行长臂猿应该保持濒危吗?
该团队希望新的发现能够帮助更新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尽管天行长臂猿的种群估计数量高于以往的预期,但缅甸持续的栖息地丧失、退化和人兽冲突仍然是该物种面临的威胁。作者们认为,它们应该保留其在《IUCN 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 designation,并且其栖息地应被考虑纳入保护区地位。
“我们在缅甸的两个地区发现了天行长臂猿:克钦邦以及南至掸邦,它们生活在退化的森林中,海拔比我们预期的低得多,这表明它们适应能力很强,”Smiley Evans 说。“那里需要一个以它们为重点的保护区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