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 40 年来,新西兰奇特且极度濒危的鸮鹦鹉将首次重返新西兰大陆。鸮鹦鹉是体型大、不会飞的鹦鹉,在被猎杀至濒临灭绝之前曾广泛分布于新西兰各地。这种鸟最后一次生活在新西兰大陆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根据新西兰环境保护部的说法,它们上一次出现在北岛是在 20 世纪 60 年代,当时有五只鸟生活在圈养环境中。
[相关:研究人员在太平洋释放了 5000 多只蜗牛。]
目前,鸮鹦鹉仅生活在五个离岸岛屿上:菲奥尔兰的普克努伊(锚岛)和特卡胡奥塔马泰亚(媒岛),拉基乌拉斯图尔特岛附近的惠努阿厚(鳕鱼岛)和珍珠岛,以及豪图鲁奥托伊(小屏障岛)。
环境保护部与南岛的恩加伊塔胡部落合作,将四只雄性鸮鹦鹉从拉基乌拉斯图尔特岛附近的惠努阿厚转移到怀卡托的毛恩格塔乌塔里(圣所山)。这四只鸮鹦鹉在毛恩格塔乌塔里不用于繁殖。该项目的主要重点是了解除了已建立的离岸岛屿外,鸮鹦鹉还能在哪些新型栖息地中生活。
此次迁徙是在鸮鹦鹉恢复计划(Kākāpō Recovery Programme)进行了数十年的保护工作之后进行的。这项努力利用了现代科学和毛利人的 Matauranga(知识),以帮助这一标志性物种摆脱灭绝的境地。在 2016 年至 2022 年间,数量翻倍,达到 252 只的峰值。
据该团队称,将这种极度濒危的夜行性陆栖鹦鹉重新带回大陆,对整个国家都意义重大,也是所有参与伙伴的共同成功故事。
“鸮鹦鹉是我们(新西兰)最具标志性和最稀有的物种之一,数量已从 1995 年的 51 只低谷恢复过来,”环境保护部鸮鹦鹉部门经理 Deidre Vercoe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到目前为止,鸮鹦鹉一直被限制在少数没有捕食者威胁的离岸岛屿上,因此它们现在重返大陆是所有参与者的重大成就。”

图片:Don Merton | 新西兰环境保护部 (NZ)
恩加伊塔胡(Te Rūnanga o Ngāi Tahu)副主席(经理)Matapura Ellison 补充说,此次迁徙的一个关键方面是这四只鸟从恩加伊塔胡部落向恩加蒂科罗基卡胡胡拉、劳卡瓦、恩加蒂哈乌阿和怀卡托部落的部落间(iwi to iwi)转移。
“这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迁徙,我们非常感谢我们的部落合作伙伴能够将我们珍贵的(taonga)鸮鹦鹉安全地安置在毛恩格塔乌塔里的新栖息地,”Ellison 在一份声明中说。“我们部落之间的(whanaungatanga [建立关系])通过共同的(kaitiakitanga [守护])这些珍贵的鸟类得到了进一步加强。”
[相关:这种三英尺高的鹦鹉证明新西兰是巨型奇特鸟类的圣地。]
此次迁徙标志着这一珍贵(taonga)物种恢复工作的新阶段。将它们放归大陆的自然分布区域并形成非管理种群,长期以来一直是目标,但它们需要一个没有逃逸船只带来的老鼠等外来哺乳动物捕食者的栖息地。
此次迁徙将以一场名为“pōwhiri”的毛利人欢迎仪式和在 Pōhara Marae(毛利会堂)举行的庆祝活动拉开序幕,随后在毛恩格塔乌塔里举行释放仪式。该仪式旨在表彰许多为鸮鹦鹉保护做出贡献的人和团体,以及将这座山打造成“防鸮鹦鹉”的无捕食者内陆保护区所做的工作。它还将标志着这四只创始鸟类的管理权在人民之间进行转移。
鸮鹦鹉是伪装大师,团队认为游客不太可能在保护区内遇到它们。然而,游客可能会在多年后首次听到它们独特的“隆隆”叫声。
“圣所山是一个很大的区域,有充足的鸮鹦鹉栖息地,但它们能否在那里成功建立长期种群仍是未知数,”Vercoe 说。“此次迁徙的主要目的是了解鸮鹦鹉能否在有围栏的保护区内茁壮成长,同时在未来的繁殖季节来临前减轻岛屿的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