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种聪明的鸟类可能是非人类动物社会学习的最新例子。在一项针对大山雀(Parus major)的实验中,一个科学家团队发现,当这些鸟类迁移到新环境时,它们会非常密切地关注其他鸟类在做什么。这最终使它们能够快速适应有用的新行为。研究结果在11月14日发表于《PLOS Biology》杂志的一项研究中进行了描述。
获取奶油
许多群居的动物都会互相学习,包括大象、鲸鱼和一些灵长类动物。然而,大山雀是让科学家能够深入了解动物社会学习的物种。
20世纪20年代,英国一个小镇的居民首次报道,这些小鸟会打开牛奶瓶的锡箔盖子来获取里面的奶油。不久之后,欧洲各地的人们也报告了类似的现象,他们未加固的牛奶瓶也出现了同样的行为。科学家们开始推测,全欧洲的鸟类可能正在通过相互学习来获得这种行为。
[相关:这些鸟似乎在发出“您先请”的信号。]
直到2015年,它们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仍然是一个谜。由行为生态学家Lucy Aplin领导的一个团队在英格兰森林的一个大山雀种群中进行了一项实验。实验表明,这些鸟类能够通过模仿他者的解决方案来学会从拼图盒中获取食物。这证实了最初偷牛奶的鸟类正在将它们的方法传授给不同的鸟群。
“社会学习是在安全地尝试新事物时的一大捷径,”Max Planck动物行为研究所和康斯坦茨大学的进化生物学家、新研究的合著者Michael Chimento在一份声明中表示。“观察他者的行为,可以让你有机会看到一种新行为是否有益,或可能危险。模仿它意味着你也可以从中获益。”
Chimento和Alpin好奇,是否有什么特定的事件会触发山雀的社会学习,从而使它们能更有效地获得回报。一些理论模型表明,当它们迁移到新地方时,可以向他人学习。
“但还没有非人类动物的实验证明这一点,”Chimento说。
迁徙中的鸟儿
当鸟类移民时,它们会搬到一个新的地方并打算长期居住。迁徙则更加临时和季节性。在这项新研究中,研究团队开发了一个自动化的拼图盒系统来检验他们的假设:鸟类移民会促进学习。他们创建了野生捕捉的大山雀的实验性社会群体。每个群体都有一只“鸟类导师”,它经过训练,可以通过向右或向左推门来获取拼图盒中的食物。然后,将一只鸟类导师释放到每个群体中,以便同群的鸟能够学习使用一种解决方案而非另一种。
接下来发生了移民事件。推右边门的鸟被转移到新的鸟舍,那里的居民鸟推左边的门,反之亦然。新来的鸟看到的不仅仅是居民鸟以新的方式打开拼图盒。有些群体还观察到,居民通过使用他们的方法获得了更好的奖励。

视频:一只大山雀(Parus major)正在解开一个拼图。该拼图来自一项独立实验,其设计与2024年11月14日发表在《PLOS Biology》杂志上的论文中所使用的拼图不同。致谢:Hervé Glabeck – Docland Yard
“重要的是,移民鸟并不知道食物奖励已经改变了,”Chimento说。“移民鸟只能通过观察居民使用拼图,或者自己尝试另一边的门来得知变化。”
被释放到新鸟舍后,约80%的鸟类立即改变了它们的方法。移民鸟没有继续尝试它们训练过的食物获取方式,而是第一次就使用了居民的解决方案。据研究团队称,这一显著的结果有力地证明了社会学习正在发生。
“当然,我们无法直接询问这些鸟它们是从哪里获得信息的,但这些行为模式非常明显,足以表明这些鸟从进入新社群的那一刻起就在非常密切地观察居民,”Chimento说。
变化的植被
移民鸟不仅被转移到一个居民有更好食物的地方。当科学家们改变实验鸟舍中的植被时,它们的视觉世界也发生了剧烈变化。
这种改变的视觉环境被证明是学习的关键。在未改变植被的试验中,即使当地居民获得了更好的食物,也只有25%的新鸟第一次尝试使用居民的解决方案。据研究团队称,它们并非一定忽略了居民,但它们需要更长的时间来转向更有利可图的解决方案。
[相关:大山雀会杀死其他鸟类并吞食它们的大脑。气候变化可能是罪魁祸首。]
“我们的分析表明,这是因为它们受居民的影响较小,”Chimento说。
虽然这些证据表明移民会影响动物在实验室中如何相互学习,但它在现实世界中可能产生深远的影响。
“在自然界中,动物经常从一个环境迁移到另一个环境,因此拥有一种在新的地方区分好坏行为的策略非常有益,”研究合著者、现任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和苏黎世大学的行为生态学家Lucy Alpin在声明中表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实验证据,表明这在现实生活中也会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