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对地球的海底几乎一无所知。根据5月7日发表在《科学进展》上的一项研究,人类仅观测过地球水体中深度超过深海带边界(约海面以下656英尺)的0.0001%。作为参考,平均海底深度约为12080英尺。
不要指望这个比例会很快改变。罗德岛的海洋探索联盟的研究作者估计,即使有1000艘遥控和载人深海潜水器每天航行1.86平方英里,也还需要10万年才能全部看一遍。
然而,这个知识鸿沟还有一个主要问题:我们所了解的微乎其微的部分,都是基于五个国家选定的海域。

换个角度看
你可能已经听过这句话了:我们对外太空的了解比对地球海洋最深处的了解还要多。但知道这一点和真正思考这些数字是完全不同的。地球约70%的面积被海洋覆盖,其蕴含的生命远超陆地生物的总和。科学家估计,在约1.39亿平方英里的水域中,生活着70万到100万种生物。经过几个世纪的探索,我们只记录了其中大约三分之一的生物。
这还不包括微生物。如果你想把它们也算上,你需要在物种总数上再加上数百万。
对海底本身了解的就更少了。根据NOAA的数据,截至2024年6月,只有26.1%的地球海底通过高分辨率技术进行了测绘。在美属水域的海底,这个比例要好一些:大约54%得到了测绘——这个区域比美国所有50个州、华盛顿特区以及该国的五个领地加起来还要大。

深海带的偏见
但当谈到“看到”海底的情况——无论是通过遥控还是载人潜水器——总数简直微不足道。在其最新研究中,海洋探索联盟的研究人员绘制了14个国家在120个专属经济区(EEZs)和国际水域进行的43681次潜水器探险记录。正是基于这些统计数据,他们能够计算出,人类仍有99.999%的海底需要进行视觉观测。
已记录的部分也揭示了地理位置上的一个令人担忧的偏见。大多数探险都发生在靠近美国、日本和新西兰200海里内的专属经济区。将这三个国家与法国和德国加在一起,它们共同占了所有潜水活动的97.2%。
“这种狭窄且有偏见的样本在尝试描述、理解和管理全球海洋时存在问题,”作者写道。
据该团队称,这些估计鲜明地指出了需要“从根本上改变我们探索和研究全球深海的方式”。
除了努力加快视觉数据的收集,研究人员认为科学界需要选择更有针对性的目标地点。
“在被探索后,[这些地点]将填补空白,并首次对整个深海海底进行无偏倚和具有统计代表性的生物地理特征描述,”他们写道。
海底探险的艰难征程
安排这些探险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前往海底和外太空都带来了独特而危险的挑战,同时还需要数百万美元的研发和建造资金。近年来,地球大气层外的任务数量呈爆炸式增长,仅2024年就有超过2800次发射。与此同时,世界上只有大约10艘潜水器目前被认证可以进行深海旅行。
要理解地球复杂的环境,关键在于要进行更多次的穿越漆黑的海洋深处。实现这一点需要更具包容性的国际合作来开展海洋学探索,以及足够的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