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你曾经在 潮汐池 边淘过沙,或者在 海岸木板路 上的纪念品商店里逛过,你可能见过 寄居蟹。这些在地球上已经存在了 大约 5 亿年 的甲壳类动物,时刻保持警惕,监测周围环境的任何潜在威胁。就像乌龟一样,如果它们感觉到危险,就会缩回壳里。一旦最初的惊吓过去,这些 螃蟹就会利用感官器官 来决定是否可以安全地出来继续忙碌。
为了收集周围环境的数据,共生食蟹螨(Pagurus bernhardus),一种 常见的寄居蟹物种,会使用一种叫做 感觉器 的微小毛发状结构。根据 7 月 2 日发表在《英国皇家学会 B 辑》杂志上的一项 研究,爪子上感觉毛发越多的螃蟹,在受惊后恢复得越快,并且可能做出更大胆的决定。这些爪子更毛茸茸的动物,从最初的惊吓中恢复所需的时间也更具可预测性。

“在这项研究中,我特别对它们在探索和重新从壳中出来时如何使用它们的爪子和其他感觉附属物,例如触角,感到好奇,”该研究的合著者、英格兰普利茅斯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 Ari Drummond 在一份声明中 说道。“我观察到的模式让我开始思考,这些寄居蟹是否可能利用它们的爪子来帮助评估环境的风险。”
Drummond 和她的团队最初在实验室里分析了个体共生食蟹螨(Pagurus bernhardus)寄居蟹在受惊时的反应。然后,他们 等待每只螃蟹蜕皮 并收集了蜕下的爪子组织。接下来,他们将蜕下的组织放在普利茅斯电子显微镜中心 (PEMC) 的扫描电子显微镜下进行更详细的检查。显微镜使得团队能够在不移除活体甲壳类动物的肢体的情况下,标记出螃蟹爪子表面的所有感觉器。

最后,他们研究了 感觉器的数量 是否与每只螃蟹的相对大胆程度有关。
分析显示,更大胆的寄居蟹在爪子表面拥有更多的感觉器。此外,更多的感觉器似乎能使螃蟹更持续地判定周围环境缺乏风险。这基本上表明,更多的感觉器意味着更好的信息获取能力。

感觉能力和相对大胆程度之间的这种联系促成了一个关于感觉和动物行为如何联系起来的新假说。该团队称之为 “感觉投资综合征”,并希望它能激发更多关于感觉特征如何影响动物个性和决策的研究。
“我们很早就知道,同一种动物的个体之间会表现出持续的行为差异,”该研究的合著者、普利茅斯大学的海洋生物学家 Mark Briffa 在一份声明中 说道。“我们的新研究表明,在寄居蟹身上,这种差异可能与个体感知世界的方式有关。这种可能性在很大程度上被忽视了,但如果感觉投资有助于解释寄居蟹的个性,那么它也可能有助于解释其他动物的个性。”
“在一个环境和物种因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而面临日益增长的风险的世界里,我认为我们必须更好地了解动物检测了哪些信息,它们如何利用这些信息,然后做出响应以求生存,”Drummond 总结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