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度濒危的大双髻鲨幼鲨(Sphyrna mokarran)成群结队地来到佛罗里达州南部比斯坎湾的水域。人类来这里是为了休闲垂钓、划船和浮潜,而六百多种动物来到这里是为了寻找美食。特别是,年轻的双髻鲨以遍布沙地的小型近岸鳐鱼、鱼类和较小的鲨鱼为食。现在,一项为期多年的研究发现,这些年轻的双髻鲨在最脆弱的几年里利用海湾的资源作为繁殖栖息地,并会持续返回。研究结果刊登在 6 月 16 日出版的《Ecology and Evolution》期刊上。
熟悉迈阿密、佛罗里达州任何一位游客的人都会认识比斯坎湾。这个浅水、亚热带的河口拥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和清澈的水域。然而,大规模的城市开发——尽管由于气候变化而面临日益增长的洪水威胁——以及迈阿密都市区快速的人口增长,已经降低了水质、淡水流入,并普遍恶化了海景。对于依赖海湾的数百种生物来说,风险只会越来越大。
为了专门研究大双髻鲨,该研究分析了 2018 年至 2025 年间采样的 62 条鲨鱼的觅食和栖息地利用模式。
[ 相关:鱼鹰将双髻鲨丢弃在飞盘高尔夫球场上。]
“我们的团队采用了一种名为多组织稳定同位素分析的研究技术,以追踪短期和长期的资源利用,使我们能够深入了解该物种在不同生命阶段的饮食习惯,”研究的合著者、迈阿密大学博士生 John Hlavin 在一份声明中说。
这种非致死性的方法可以洞察近期和长期的觅食行为,并显示它们对比斯坎湾的依赖如何随时间变化。研究发现表明,这些鲨鱼在生命的前两年全年都在海湾中,幼鲨依赖比斯坎湾的浅层近岸栖息地以及它们在那里可以获取的猎物。两岁之后,亚成体双髻鲨将转向沿海珊瑚礁觅食。

然而,它们会季节性地返回比斯坎湾,通常在晚春至初夏。许多成体双髻鲨也继续以海湾的资源为食。据研究团队称,这表明近岸栖息地对大双髻鲨的整个生命周期都非常重要。
“幼年大双髻鲨的饮食和栖息地利用受到限制,早期可能大量捕食小型近岸鳐鱼,”研究合著者、迈阿密大学跨学科环境科学家 Catherine Macdonald 在一份声明中说。“这种对狭窄范围内的猎物和栖息地的依赖,使得幼年大双髻鲨特别容易受到人类活动和环境变化的影响。”

大双髻鲨对捕捞压力极其敏感,因此即使是休闲的捕捞后放生也会对该物种造成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有必要采取负责任的捕捞方式,尤其是在 3 月至 7 月期间,当幼年和亚成体双髻鲨在海湾中游弋时。
“减少与这些鲨鱼的互动——尤其是在重要的繁殖区域避免捕捞后放生——可以极大地提高这个濒危物种的生存率,”Hlavin 说。“如果鲨鱼被意外捕获,最佳做法是快速在水中放生,不要拍照耽误放生过程。”
此外,保护比斯坎湾等重要的繁殖栖息地,对于让大双髻鲨在持续的环境恶化、栖息地丧失和过度捕捞中获得生存机会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