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海鸥有“鸟类世界的垃圾熊猫”之称,但它们可以说是进化的佼佼者。它们能够 与人类共存并繁衍,拥有 惊人的记忆力,并且一些海鸥被观察到 利用食物引诱鱼类,就像灵长类动物使用工具一样。脑容量更大的海鸥种类,也更可能在沿海悬崖筑巢,它们可能更适应在城市环境中繁殖。
一项 于4月25日发表在《生态与进化前沿》期刊上的研究 发现,一半以上在城市和乡镇筑巢的悬崖筑巢海鸥种类拥有更大的大脑。银鸥、西鸥和黑腿三趾鸥等种类可能具有行为灵活性,使它们能够在屋顶等更具挑战性的地方筑巢。
“许多人会注意到海鸥在城市地区筑巢和觅食,” 该研究的合著者、英国埃克塞特大学专攻银鸥的博士后研究员 Madeleine Goumas 在一份声明中 说。“你可能不会想到海鸟会这样做,所以我们想了解它们为什么会这样做。”
[相关: 海鸥渴望被人类触摸过的食物。]
在这项 研究 中,研究团队查阅了各种研究数据库,以查找海鸥在城市繁殖和觅食的记录以及按物种划分的大脑尺寸数据。然后,他们绘制了不同物种的分布范围。
在50种海鸥中,有13种被记录在城市地区繁殖,13种被记录在城市地区觅食。九种在人口稠密的建筑区繁殖和觅食。
当他们将繁殖数据与鸟类已知的习性和大脑尺寸进行比较时,他们发现,在19种悬崖筑巢的海鸥种类中,有10种(53%)也在城市地区筑巢。而在28种通常不悬崖筑巢的种类中,只有3种(11%)在两种环境中都筑巢。
[相关: 夏季巡逻海洋城市木板路的鸟类。]
“我们发现,大脑较大的海鸥种类更可能是悬崖筑巢者,而悬崖筑巢的种类更可能在城市地区繁殖,” 该研究的合著者、埃克塞特大学进化生物学家 Neeltje Boogert 在一份声明中 说。“我们还发现,悬崖筑巢可能不是海鸥祖先共有的习性,而是一种相对较近的适应。”
他们还指出,这对于大多数海鸥来说不是一种 固定或本能行为。非悬崖筑巢的海鸥种类专门在地面筑巢,而大多数传统上悬崖筑巢的种类可以在两种环境中筑巢。
“这表明,更大的大脑使这些海鸥种类在选择筑巢地点方面具有灵活性,这使它们能够利用非传统地点,如建筑物,来抚养后代,” Goumas 说。
[相关: 翻石鹬正面临困境,但也有好消息。]
在觅食方面,研究人员发现,大脑大小和翅膀形状都不是海鸥在城市环境中行为的良好指标。研究团队还考察了海鸥在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红色名录 上的地位。种群稳定或增长的海鸥使用城市栖息地的可能性是种群下降的物种的两倍多。在这10个受威胁或近危物种中,只有 黑腿三趾鸥 被已知使用城市空间。
观察海鸥种类在有居民和建筑的人类聚居区如何生存,对于 保护工作 至关重要。了解哪些因素能让一些物种生存和繁衍,而另一些物种不能,可以帮助解释为什么有些物种的境况不佳。
“城市化是许多动物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 Goumas 说。“看来,一些海鸥种类已经设法克服了阻碍其他动物利用城市地区的挑战,但我们需要更多长期的研究以及对其他分类群的比较研究,才能充分理解城市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