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项多学科的南极考察项目,旨在研究气候变化对磷虾种群的影响等问题,却意外地发现了一种磷虾的主要捕食者——鲸鱼——令人振奋的消息。研究船上派出的一架直升机发现了100群鲸鱼,而在甲板上的观察员在象岛附近——霍恩角东南约550英里处——发现了50头和70头鲸鱼的群体。2019年的一次返回行程在该地点发现了多达150头鲸鱼的更大规模聚集。
本周发表在《科学报告》杂志上的研究结果表明,这些鲸鱼正在返回它们历史上的觅食地,并暗示着地球上仅次于蓝鲸的第二大物种——鲸鱼——在经历了被捕鲸者逼近灭绝的厄运后,正在复苏。同样,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的红色名录在2018年对鲸鱼种群的最新评估中,将其状态从“濒危”级别调整为“易危”。
几十年来,在南大洋看到如此数量的鲸鱼是闻所未闻的。在1982年禁止商业捕鲸之前,约有725,000头鲸鱼因商业目的被捕杀,使其数量下降到捕鲸前数量的不到2%。如今,IUCN估计其总数量约为100,000头。
尽管这次最新的调查仅能让我们对目前的数量有一个初步了解,但研究人员对该地区鲸鱼数量的估计是一个令人鼓舞的迹象。他们的观察和计算表明,仅在象岛周围的区域,就有高达3,618头鲸鱼可能存在。“即使由于缺乏同步观测,我们仍然不知道南极鲸鱼的总数,但这可能是一个好迹象,表明在禁止商业捕鲸近50年后,南极的鲸鱼种群正在复苏,”德国阿尔弗雷德·韦格纳研究所的生物学家、该调查的合著者Bettina Meyer在接受《科学日报》采访时表示。
这项最新的调查证实了首席研究员Helena Herr近十年来在该地区观察到的趋势。她回忆道,2013年一次研究小须鲸的行程让她这位来自澳大利亚海洋哺乳动物中心的生态学家意外地发现了鲸鱼的聚集,而其他研究小组在过去12年里也发表了类似的发现。但根据这篇最新的《科学报告》论文,是2016年象岛附近的一次采样让Herr和她的同事们决定进行更深入的研究。
鲸鱼重返其历史上的觅食地可能会对整个生态系统产生好处。当它们啃食磷虾时,会以废物形式释放铁。水中铁含量升高可以促进浮游植物的生长,而浮游植物则能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海洋科学家将这一过程称为“鲸鱼泵”。
尽管鲸鱼的复苏故事是一个有力的证据,表明保护工作可以奏效,但捕鲸远非鲸鱼种群面临的唯一压力。这些动物经常与商业和休闲船只发生碰撞,有时还会被渔具缠住。与此同时,海洋噪音和温度变化等系统性问题也会干扰它们的迁徙和觅食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