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日本海岸的一个小岛链上,当地生物学家在“玉山兰”(Balanophora yuwanensis)植物上发现了一些奇怪的咬痕。他们猜测,这些牙印可能属于奄美野兔,一种以奄美群岛命名的、毛色深黑的野生夜行性动物。这种兔子在岛上独立进化,因此在基因上与其他日本物种不同。于是,研究小组在“玉山兰”附近设置了红外触发相机。“玉山兰”是一种不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他们花了 52 天观察哪些动物会吃它。
他们的猜测是正确的:在森林中的所有动物中,奄美野兔最常以“玉山兰”植物上结的果实为食。研究团队的观察后来得到了进一步证实,他们研究了兔子的粪便。来自神户大学的论文于周一发表在《生态学》期刊上。更重要的是,研究人员发现,兔子对这种植物的生存至关重要。奄美野兔吃下果实后,会将其种子排出体外,将种子散播到整个岛屿的亚热带常绿森林中。
动物传播种子对“玉山兰”植物尤为重要。神户大学的首席研究员、教授 Kenji Suetsugu 解释说,虽然这种植物的种子很小,但不太可能通过风传播,因为这种植物生长在茂密的森林冠层下,那里会阻挡强风。

奄美野兔在这种植物传播中所扮演的奇特角色,再加上“玉山兰”并非普通植物的事实,使得情况更加复杂。它没有根也没有叶子,呈深红褐色,看起来更像草莓而不是传统的带叶的嫩芽。它无法进行光合作用,因此是一种寄生植物,依附在其他植物的根部收集养分。它也不产生肉质果实,这些果实通常颜色鲜艳、质地多汁、气味独特,能够吸引寻找零食的传粉动物。相反,这种寄生植物产生的是干燥的果实——但奄美野兔仍然会吃它。吃完这些果实后,兔子会挖洞藏在地下排泄,这可能有助于将种子放置在适合“玉山兰”寄生的宿主植物附近。
最新的发现也揭示了动物与其为环境提供的服务之间复杂的相互关系。“兔子很可能在[‘玉山兰’]与其宿主之间提供了一个关键的联系,”Suetsugu 在接受《流行科学》的电子邮件采访中写道。“这些自然历史的观察极大地增进了我们对生态系统的理解。”
马里兰大学生态学家 Evan Fricke,研究种子传播,他补充说,这项研究突显了物种在维持生命之网中可能扮演的有时出乎意料的角色。“我感觉,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比以前认为的更多的植物种类依赖动物进行种子传播,即使它们没有像果肉那样的物理结构来吸引食果动物,也没有像钩子那样的结构粘在动物的皮毛上,”Fricke 在给《PopSci》的声明中写道。

Suetsugu 说,当地人一直在努力保护奄美野兔,许多人认为它是岛屿的文化象征。近年来,奄美野兔也被用于推广旅游业。但奄美群岛日益严重的栖息地破坏,导致奄美野兔和“玉山兰”植物都濒临灭绝。Suetsugu 说。政府已采取了一些措施来保护这些物种免于灭绝,包括猎杀兔子的捕食者——猫鼬和野猫,这些措施已取得了一些积极成果。
尽管如此,科学家们尚未发现濒危动物可能为其生态系统提供的所有服务,Suetsugu 表示。它们数量的减少或灭绝,可能会对生态系统的功能产生重大影响。
“许多濒危物种尚未得到广泛研究,它们的全部生态重要性可能仍未可知,”Suetsugu 写道。“例如,濒危物种可以作为传粉者、种子传播者、捕食者或猎物发挥重要作用。它们还可以通过控制其他物种的数量来帮助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
[相关:濒危野猫与消失的果树的奇特案例]
华盛顿大学的博士后研究员 Therese Lamperty 在给《PopSci》的一份声明中解释说,科学家们仍在努力了解濒危动物在其生态系统中的作用,包括种子传播。她说,这项研究详细说明了一个通过细微的实地观察取得新发现的引人入胜的例子。
Lamperty 写道:“由于许多濒危动物拥有共同的特征,例如体型较大,它们往往也是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独特或相对重要角色的物种。但由于现有数据有限,我们无法确定这一点,还需要更多的研究。”
Suetsugu 表示,在政府制定保护政策时,应考虑濒危物种的未知功能。他认为,了解濒危物种的作用可以帮助保护管理者更有效地保护和恢复栖息地,控制入侵物种,并减少其他威胁。
Suetsugu 说:“保护濒危物种不仅有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还能对人类福祉产生重要益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