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护巨大的东南极冰盖(EAIS)免于消失的机会正在迅速溜走。这座由陆地上积聚的冰川冰组成的冰盖也被称为“沉睡的巨人”,它是世界上最大的冰盖,其面积约等于美国那么大。
8月10日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全球温度如果超出工业化前水平2摄氏度(3.6华氏度),就有可能导致东南极冰盖融化,到2500年海平面将上升16.4英尺。然而,如果将温度保持在2摄氏度以下,同一时期海平面上升将限制在2英尺以内。全球温度上升2摄氏度是《巴黎气候协定》设定的最高气候变化目标,但仍对地球产生严重影响。
来自澳大利亚、英国、法国和美国的科学家们利用沉积物记录分析了地球过去的温暖时期。然后,他们将这些发现与近期关于冰川与暖水相互作用的基岩和海底地形潜在脆弱性的发现进行了比较。
“从过去的经验中吸取的一个重要教训是,东南极冰盖对相对温和的升温情景都高度敏感。它不像我们曾经认为的那样稳定和受到保护,”澳大利亚国立大学地球科学学院的合著者Nerilie Abram教授在一份新闻稿中说。
[相关:许多冰川不像我们想象的那么厚。]
她补充说:“实现并加强我们对《巴黎协定》的承诺,不仅能保护世界上最大的冰盖,还能减缓格陵兰岛和西南极等更容易受到全球变暖影响的其他主要冰盖的融化。”
在研究该地区地质历史记录时,研究小组发现,在中新世(300万年前)时期,该冰盖的一部分发生了坍塌,帮助海平面上升了几英尺。那个时期的气温比现在高约3到6度。还有证据表明,大约在40万年前,由于变暖,该冰盖的一部分向内陆移动了400多英里。
根据这项研究的科学家们的说法,如果温室气体排放量得到控制,气温只略微上升,东南极冰盖在本世纪可能不会对海平面上升做出贡献。然而,由于西南极或格陵兰岛其他冰盖的损失,海平面仍将继续上升。
塔斯马尼亚大学的合著者Matt King补充说,这项研究强调了在了解东南极以及它如何影响我们星球方面仍有大量工作要做。
“我们对月球的了解比对东南极的了解要多。所以,我们还不完全了解这个地区将出现的‘气候风险’,”King教授在一份新闻稿中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