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酒”动物可能更常见

天然发酵水果的酒精度可能达到1%至2%,低于淡啤酒。
a brown and black spider money sits in a green and leafy tree with a large, round, yellow fruit in its mouth
一只蜘蛛猴在吃黄番荔枝果实。 Nicholas Chapoy

动物在吃了 发酵的水果 后表现得像 醉酒的人 类,这通常被认为是轶事传闻,在学术文献中鲜有记载。然而,一个生态学家团队正在挑战“动物不吃 富含乙醇的水果 和花蜜”的假设。他们认为,既然富含乙醇的水果几乎存在于地球上的每个生态系统中,那么食用花蜜和水果的动物很可能更经常地食用这些水果。这一论点在10月30日发表在《细胞出版社》期刊《 生态学与进化趋势 》上的一篇论文中有详细介绍。

“我们正在摆脱这种以人类为中心的观点,认为乙醇只是人类使用的东西,”该研究的合著者、英国埃克塞特大学的行为生态学家 Kimberley Hockings 在一份声明中 表示。“它在自然界中的含量比我们之前想象的要丰富得多,而且大多数吃甜味水果的动物都会接触到一定水平的乙醇。”

[相关: 不同种类的酒精可能会让你产生不同的情绪。]

什么是乙醇?

在水果中, 乙醇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物质——这是酵母发酵水果糖的结果。它首次 出现大量是在大约1亿年前,当时开花植物开始产生酵母可以发酵的含糖花蜜。乙醇现在 几乎存在于所有生态系统中,但在低纬度和潮湿的热带地区,其浓度更高,并且全年都存在。

通常, 天然发酵的水果 的酒精度 (ABV) 仅为1%至2%。然而,在巴拿马的过熟棕榈果中,乙醇浓度最高可达10.2% ABV。相比之下,大多数 人类饮用的酒精饮料 的酒精度范围从3% ABV (淡啤酒) 到50% ABV (烈酒)。

an adult female chimpanzee sits in a tree near several round fruits
一只成年雌性黑猩猩在吃成熟的黄番荔枝。图片来源:Kimberley Hockings。

虽然动物在酵母开始产生乙醇之前就已经 拥有降解乙醇所需的基因,但有一些证据表明,进化已经微调了那些以水果和花蜜为食的哺乳动物和鸟类的能力。 灵长类动物 和一种名为 树鼩 的小型哺乳动物 尤其擅长有效地代谢乙醇蜘蛛猴以黄番荔枝的发酵果实为食,其果实乙醇含量在1%到2.5%之间。 野生黑猩猩 也曾被反复观察到摄入发酵的棕榈果。大象、狒狒和其他野生动物在博茨瓦纳也 显然会因为吃马鲁拉果而“醉倒”。然而,在这些案例中,并未测量水果中的乙醇含量,也未证实动物体内含有乙醇。

“从生态学角度来看,在爬树或在夜晚被捕食者包围时醉酒是极其不利的——这是基因无法传承的下场,”该研究的合著者、佛罗里达中部学院分子生态学家 Matthew Carrigan 在一份声明中 表示。“这与人类想要陶醉但又不想摄入卡路里的愿望相反——从非人类的角度来看,动物想要的是卡路里,但又不想要陶醉感。”

潜在益处 

这篇新论文 中,该团队分析了现有的科学文献,以了解乙醇在自然界中的普遍性及其作用,以及对动物可能产生的进化益处。

他们发现,动物是否会故意为了乙醇而摄入它,这一点仍然不清楚,还需要更多的研究来了解它如何影响动物的生理学和进化。

然而,他们发现乙醇的摄入 可能对野生动物带来一些好处。它是卡路里的来源,发酵过程中产生的气味可以引导动物找到食物来源。该团队不认为动物仅凭气味就能检测到水果本身中的乙醇。

[相关: 为什么狐蝠能吃大量糖而不患糖尿病。]

乙醇也可能有一些药用益处。例如,果蝇会故意将卵产在 含有乙醇的物质 中。这可以保护卵免受寄生虫的侵害。当果蝇幼虫被黄蜂寄生时,它们的乙醇摄入量也会增加。

“在认知方面,有人提出乙醇可以激活内啡肽和多巴胺系统,从而产生放松的感觉,这可能对社交有益,”该研究的合著者、埃克塞特大学行为生态学家 Anna Bowland 在一份声明中 表示。“要验证这一点,我们确实需要知道乙醇是否能在野外产生生理反应。”

据该团队称,关于乙醇摄入对野生动物的意义,仍有许多未解之谜。在未来的研究中,他们计划调查乙醇摄入对灵长类动物的行为和社会影响,并更仔细地研究参与酒精代谢的酶。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Laura Baisas Avatar

Laura Baisas

新闻编辑

Laura 是 Popular Science 的新闻编辑,负责报道各种主题。Laura 对所有水下事物、古生物学、纳米技术特别着迷,并探索科学如何影响日常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