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海采矿带来了不明后果

采矿承诺会扬起大量会窒息海底的沉积物。问题是,会有多少?
夏威夷大学马诺阿分校的深海生态学家 Jeff Drazen 说:“海洋是一个相互关联的整体。“我们不能把它看作是独立的浅水和深水系统。影响一个系统很可能会影响另一个系统。” DepositPhotos

本文最初刊载于 Hakai Magazine,这是一份关于沿海生态系统科学与社会的在线刊物。更多类似文章请访问 hakaimagazine.com

深海工业采矿即将到来。尽管包括德国、法国、智利和加拿大在内的几个国家呼吁暂停该领域的发展,但负责监管和许可深海采矿工作的国际海底管理局(ISA)即将完成公司运营规则的最终确定。与此同时,公司们正忙于测试其设备的性能——这些设备旨在收集多金属结核,即散布在海底某些部分的富含钴、镍、铜和锰的岩石。

许多科学家和政治家最关心的是深海采矿可能对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产生的后果,包括远离采矿现场的生态系统。争论的核心是担心采矿设备可能扬起的沉积物羽流。

荷兰皇家海洋研究所的海洋地质学家 Henko de Stigter 说:“想象一下一辆汽车在尘土飞扬的道路上行驶,以及汽车后面扬起的尘土羽流。“沉积物羽流会在海底形成。”

科学家估计,每一次全面深海采矿作业在 30 年内可能产生多达5 亿立方米的排放物。这相当于每天有大约 1000 个六米长的集装箱的沉积物被排入深海,这些沉积物来自一个面积大致相当于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比利时和德国大小的采矿区。

这些沉积物羽流威胁着海底生命的生存,并扼杀中层水域的生态系统,从而对海洋生态系统产生连锁反应,影响从深海滤食性动物到金枪鱼等商业重要物种的一切。然而,关于羽流潜在后果的讨论被其扩散范围和对海洋生物影响的不确定性所笼罩。

为了弄清楚深海采矿会让水变得多浑浊,科学家们一直在跟随公司进行测试。

两年前,比利时公司 Global Sea Mineral Resources 对其结核收集车进行了首次试验。与该公司合作的科学家发现,超过 90% 的沉积物羽流沉积在海底,其余的则在采矿区附近的海底两米范围内徘徊。来自太平洋中部实验的其他研究发现,沉积物羽流扩散到距离扰动区域 300 米远的地方,尽管最厚的沉积发生在 100 米以内。这比早期的模型预测的范围要短,早期模型曾预测深海采矿羽流可能扩散到距离采矿区最远 5 公里

除了海底潜水器移动扬起的沉积物外,深海采矿还会以另一种方式浑浊水域。

当多金属结核被提升到海面时,与结核一起被吸上来的废水又被排回海洋。加州大学圣巴巴拉分校的海洋科学家 Doug McCauley 表示,这可能会在上层水域产生“水下沙尘暴”。在为期 20 年的采矿作业期间,这些沉积物可能会被洋流带到最远 1000 公里的地方,然后才沉到海底。

一些特别细小的颗粒可能会悬浮在水柱中,长距离传播,有可能影响各种海洋动物。根据另一项最新研究,这些微小颗粒对地中海贻贝等滤食性动物的危害最大。

为了至少避免对中层水域生态系统产生这些影响,科学家们建议潜在的深海矿工将废水排放在已经受过扰动的海底底部。这将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的指导方针背道而驰,该方针不规定废水应在何深度释放。

加拿大公司 Metals Company (TMC) 表示,在去年 12 月进行的一次试验中,他们努力减少了在 1200 米深处排放的废水中沉积物的含量。

TMC 的环境经理 Michael Clarke 说:“我们优化了我们的系统,尽可能多地将沉积物留在海底。” Clarke 表示,他对之前预测大范围沉积物羽流的研究持怀疑态度。“当我们试图测量出口几百米外(中层水域)的羽流时,我们甚至找不到羽流,因为它已经稀释得非常厉害了。”

Clarke 表示,公司目前正在分析其试采的基线数据和影响数据,包括研究微小颗粒的扩散距离和悬浮时间。结果将作为环境影响评估的一部分提交给国际海底管理局。

随着深海采矿的临近,科学家的研究也在加紧进行,重要的是要明确一件事:“我可以告诉你,我们不会发现深海采矿对海洋生态系统有好处,” McCauley 说。“问题是,它会有多糟糕?”

本文首次发表于 Hakai Magazine,经许可在此转载。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