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为期两周、有 200 多个国家参与的联合国年度气候变化会议在埃及沙姆沙伊赫落下帷幕。 会议议题涵盖了气候正义的资金问题,以及如何维持 2015 年《巴黎气候协定》设定的目标, 会议吸引了超过 45,000 人参加。
以下是今年会议的三个主要要点。
气候正义基金终于启动
经过富裕国家多年来的辩论和抵制,一项协议签署,旨在建立一个基金,帮助发展中国家支付因气候变化加剧的洪水、风暴和干旱造成的损失和损害。这项名为《沙姆沙伊赫实施计划》的决定,要求成立一个由 24 个国家代表组成的委员会,负责在未来一年内确定基金的形式、各国应如何贡献以及资金的去向。
主要来自非洲、亚洲、加勒比地区、南太平洋和拉丁美洲的国家努力将该基金纳入正式议程,并持续就气候正义问题施压。发展中国家对气候危机贡献甚少,却面临最严重的影响。
“这一声明为全世界与气候压力作斗争、为生存而奋斗的弱势社区带来了希望,并为 COP 进程增添了一些信誉。”巴基斯坦气候变化部长谢丽·雷曼说道。在经历今年夏天毁灭性的洪水后,巴基斯坦牵头一个由 134 个发展中国家组成的团体,推动损失和损害赔偿。毁灭性的洪水淹没了该国三分之一的地区,并因全球变暖而加剧。洪水造成 1500 人死亡,损失约 300 亿美元,而巴基斯坦仅占世界排放量的不到 1%。
COP27 会场内外都可见化石燃料的身影
约有 636 名化石燃料公司的代表是代表团和贸易团队的成员,这令气候活动家们非常沮丧。由东道主埃及代表团促成的最终协议,并未在今年的协议文本中明确写明逐步减少化石燃料。相反,最终协议鼓励“努力逐步减少未减排的煤电,并逐步淘汰效率低下的化石燃料补贴”。
该协议还呼吁逐步淘汰无限的化石燃料发电和部分化石燃料补贴,但化石燃料的使用在可预见的未来得到了肯定。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总统谢赫·穆罕默德·本·扎耶德·阿勒纳哈扬表示,只要世界有需要,阿联酋将继续供应石油和天然气。阿联酋,平均每天生产 320 万桶石油,将主办明年的气候峰会(COP28),地点在迪拜。
许多与会者认为,措辞的暧昧和化石燃料减排的不彻底是远远不够的。
“在过去一年里,我们的气候领导力在许多方面受到了考验,”丹麦代理气候与能源部长丹·约根森表示。“我们不是要求立即中断能源供应,但我们也必须认识到,能源危机是由对化石燃料的依赖驱动的。”
[相关:三个国家承诺扭转雨林数十年的破坏。]
许多国家仍然致力于 1.5 摄氏度(2.7 华氏度)的目标
尽管在未来五年内,世界有 50% 的几率将超过 1.5 摄氏度(2.7 华氏度)的升温,但许多发达国家表现出了加强承诺的决心,以维持 2015 年设定的目标。
然而,最终协议并未包含逐步淘汰所有化石燃料的提议,许多科学家认为这是推进 2021 年 COP26 达成的逐步减少煤炭使用决定的必要步骤。
“目前的文本还不够。但我们通过损失和损害基金证明了我们能够实现不可能。所以我们知道我们可以明年回来,一劳永逸地摆脱化石燃料。”马绍尔群岛气候特使凯西·杰特尼尔-基吉内说。她和其他岛国一样,担心如果气温上升超过这个阈值,将面临近乎毁灭性的后果。
对这一温度阈值的承诺和信念,似乎是不同主要参与者之间的分歧点。中国对 1.5 摄氏度的目标有一些担忧。驻北京的绿色和平组织政策顾问李硕告诉《纽约时报》,这一目标将对中国政府实施更严格的温室气体减排目标构成压力,而中国政府希望避免这种情况。与此同时,美国和欧盟的代表都表示,任何最终协议都必须强调将升温限制在 1.5 摄氏度的重要性。
[相关:为什么 1.5 摄氏度的气候目标仍然重要。]
其他重要时刻包括美中两国重启气候变化合作,以及巴西当选总统卢拉·路易斯·伊纳西奥·达席尔瓦宣布“巴西回来了”,重新加入全球气候斗争。卢拉击败了右翼总统雅伊尔·博索纳罗,后者拒绝举办原定于 2019 年在巴西举行的气候峰会,并导致雨林遭到日益严重的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