鲨鱼被检测出可卡因阳性

研究人员在他们检查过的每条巴西尖鼻鲨体内都检测到了微量可卡因。
Great White Shark (Carcharodon carcharias) breaching ocean in an attack.
所有采样的 12 条鲨鱼均检测出微量可卡因呈阳性。来源:Deposit Photos

鱼类摄入微塑料已经够糟糕了,但新的分析表明还存在更多人为问题。根据 7 月 15 日发表在《环境总体科学》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巴西奥斯瓦尔多·克鲁兹基金会的研究人员已确认在至少 13 条从里约热内卢商业渔民处购买的巴西尖鼻鲨体内发现了微量可卡因及其主要代谢物苯甲酰芽基芽基芽基。正如《IFL Science》指出的那样,这是首次在野生鲨鱼体内检测到该药物。

Brazilian Sharpnosed Shark
巴西尖鼻鲨平均体重为 6 磅。来源:维基共享资源

与无数其他人为污染物一样,在非法国际贩运过程中丢弃或遗失的毒品经常最终流入海洋,从而可能毒害野生动物并污染生态系统。例如,就在去年,新西兰当局在新西兰海岸附近的海域中打捞起大批可卡因。但尽管研究人员此前曾调查过这种兴奋剂对鳗鱼和斑马鱼等动物的影响,但专家们对鲨鱼与该药物的相互作用知之甚少(除了 2023 年一些模糊的鲨鱼周相关的实验)。

然而,得益于巴西的研究人员,海洋生物学家们得到了一个明确但令人遗憾的答案:如果鲨鱼在自然栖息地偶然发现被遗弃的可卡因,它们绝对愿意尝试。在 2021 年至 2023 年间,研究人员从里约热内卢附近当地渔船上购买了十几条巴西尖鼻鲨。该受威胁物种最常出现在该地区沿海水域,通常体长在 1.7 至 2.3 英尺之间,体重可达 6.6 磅。称重和测量样本后,研究小组进行了尸检,分析了肌肉和肝脏组织。结果是明确的——所有接受检测的鲨鱼都含有微量可卡因,平均每条鱼含有 23 微克。更具体地说,92% 的肌肉样本和 23% 的肝脏样本含有该药物的主要代谢物之一苯甲酰芽基芽基芽基。(公平地说,一微克是一克的百万分之一,所以“微量”一词确实强调了“微量”。)

[相关:幼鲨倾向于在浅水区活动。]

同样令人不安的是,尽管专家们现在拥有鲨鱼摄入可卡因的确凿证据,但他们尚未研究其化学物质可能如何与鱼类相互作用。然而,先前对斑马鱼和鳗鱼的研究表明,可卡因会改变它们的皮肤,干扰激素功能,并改变其系统内的重要蛋白质。而且,与所有环境污染问题一样,这些问题不一定局限于集中区域——它们常常远远超出其起源点。

“尽管尚未在食品中设定[可卡因]或[苯甲酰芽基芽基]的最大允许浓度,但这些发现表明存在潜在的人类健康风险,因为鲨鱼在里约热内卢州被大量食用,”该研究的作者写道。“事实上,[它们被食用]遍及整个巴西领土,甚至全世界。”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Andrew Paul Avatar

Andrew Paul

特约撰稿人

Andrew Paul 是 Popular Science 的特约撰稿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