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西部数月以来一直面临着历史性的干旱,鲍威尔湖和米德湖的水位低得危险。这些水库为数百万美国人提供了急需的水,并为该地区的农业提供了水源。干旱还降低了从这些重要水源获取水力发电的能力。
然而,美国远非唯一经历极端干旱的地方。中国等国家以及欧洲和非洲的部分地区也在苦苦挣扎。中国转向人工增雨作为解决干旱问题的潜在方案。它也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更频繁地使用。
人工增雨或多或少是一种人为造雨的技术,即使天气不适合下雨。飞机飞过一个地区,向云层中释放碘化银等化合物以引起凝结。碘化银通过提供一个颗粒供水蒸气附着来引起凝结。
[相关:小型海水淡化厂可以缓解西部地区的干旱。]
当水蒸气附着在碘化银颗粒上时,它会变得更重,最终以雨水的形式落到地面。研究表明,人工增雨可将降水量提高 5% 至 15%,这似乎不多,但在干旱时期,任何帮助都很有用。在中国,结果好坏参半,但一项研究确实表明,它有助于产生足够的降水来减少 2021 年北京附近的空气污染。
人工增雨需要使用飞机,这意味着该过程依赖于化石燃料。当你正在对抗日益增长的气候变化影响时,这并不理想。然而,无人机和火箭也能有效地投掷这些带来雨水的颗粒。
人工增雨已经在亚利桑那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等州进行,但对这项技术的兴趣似乎在增加。但并非所有人都支持。批评者说它昂贵,而且其有效性尚不清楚。
宾夕法尼亚大学杰出的地球与环境科学教授迈克尔·曼恩(Michael Mann)告诉《流行科学》,他不相信人工增雨会多么有帮助。曼恩说:“这是又一个试图通过技术手段解决问题的例子……充其量只能起到边缘作用。”
曼恩说,人们对气候变化的影响越来越“绝望”,希望快速解决,但气候变化没有快速的解决办法。他将人工增雨与其他地球工程方法进行比较,例如使用硫酸盐气溶胶反射阳光,或用浮游植物进行海洋施肥,这些方法都被提议来解决气候变化。
他说,首要的任务是减少碳排放,这样情况就不会变得更糟。曼恩还说,当各国操纵环境来应对气候变化的影响时,也可能引发国际冲突。
曼恩说:“治理和政治影响使情况变得更糟。如果中国开始进行人工增雨,而韩国发生了干旱呢?韩国会指责中国并寻求赔偿吗?还是制裁?这会引来麻烦。”
[相关:鲍威尔湖的干旱是全球水电面临日益增长威胁的一部分。]
幸运的是,这种高科技但看似高风险的方法并不是向地球上最干旱的地区输送急需水的唯一途径。例如,曼恩估计,西部地区的海水淡化技术可能会增加,这有助于应对水资源短缺。海水淡化技术可以过滤地下水和海水,使其可以用于饮用水和灌溉作物。然而,他指出,这项技术通常使用成本很高。
曼恩补充说,这些干旱和热浪不会好转,因此这些问题在短期内不会消失。研究表明到 2050 年,干旱可能会影响全球四分之三的地区。
他补充说:“由于厄尔尼诺等因素,每年都会有很大的波动,但如果不采取协同的气候行动,趋势只会越来越糟——热浪和干旱将更加普遍和严重。”
人工增雨可能对干旱产生很小的影响,但各国政府需要尽一切努力来应对气候变化并解决这些长期问题。这可能意味着继续实施昂贵的海水淡化项目,提高用水效率,尤其是迅速朝着碳排放目标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