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谈到应对气候变化的个人行动时,有时会感觉像是“徒劳无功”。无论你多么努力——但无论你做什么,似乎你面前的那个庞然大物永远不会倒塌。我们今天看到的许多气候模型也反映了这一点——如果主要参与者不尽快采取行动,我们将面临一个非常严峻的未来。
然而,正如任何预测一样,未来会如何发展无法确定,尤其是在遗漏了关键因素的情况下。上周发表在《自然》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深入探讨了其中一些常被低估的因素,特别是公众舆论和公众对机构的压力。研究表明,普通人表达我们的观点和经历,可能比之前认为的对气候变化有更大的影响。事实上,在专家考虑的大多数情景中,社会和政治因素将全球变暖的增幅控制在了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 (COP26) 气候协议设定的目标之下。
“这项模型正在尝试模拟气候政策的来源以及排放的来源,进而研究它们如何影响气候系统,” 这项新研究的首席作者、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环境科学与政策系的助理教授 Frances Moore 告诉《流行科学》。“然后,我们研究了气候系统如何反馈到社会进程中。”
[相关:关于气候变化的 4 个新迷思——以及如何反驳它们。]
由环境科学家、计算机科学家和心理学家组成的这个研究团队,模拟了 10 万种潜在情景,这些情景考虑了公众舆论、亲气候行为的采纳、碳定价政策、排放以及对气候变化如何影响个人的认知。这些因素往往会相互作用,产生反馈循环。例如,一个人对气候变化的认识越深,就越有可能持有强烈的观点,并推动采纳亲气候行为或政策变革。
此外,这项研究提供了对我们可能处于哪种情景的概率的更深入的了解。大约一半的模拟结果停留在基准模型行为,也就是我们目前的气候变化路径,即全球排放量在 2030 年代达到峰值,并最终在 2080 年实现零排放,这将导致 2091-2100 年的全球气温比 1880-1910 年高出约 2.3°C。但是,第二种最常见的情况是“积极行动”。大约 28% 的模型模拟显示,政策、技术和减排措施迅速增加,到 2100 年将排放量降至约 1.8°C 的增幅。
当然,仍然有三种其他类型的路径可能发生:技术问题、延迟响应,或“太晚了”的响应,即维持现状直到地球受到无法挽回的损害。这三种潜在路径都可能导致本世纪末气温上升 3°C 以上。但就其可能性而言,这些情景加在一起仅占模型结果的五分之一。
“标准的が气候模型并未纳入不同排放情景的这种概率——它根本没有为适应性规划者提供这些信息,” Moore 说。“这种方法可以有所帮助。”
然而,如果我们考虑到这些社会政治因素,大约 80% 的时间里,地球的轨道比 COP26 承诺和目标所预期的要好,COP26 的承诺和目标会将地球在本世纪末的温度升高约 2.7°C。
[相关:COP26 最终协议的真正含义。]
“我们的研究表明,气候变化与社会系统之间的反馈将限制人为温室气体排放和预测的气候变化的程度——而这并未反映在固定的排放路径中,” 佛蒙特大学植物生物学和计算机科学系的联合教授 Brian Beckage 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不断变化的政策、新技术、直接的天气体验、不断变化的舆论、社会从众心理以及许多其他因素,都在改变我们对气候变化的看法,并产生反馈作用。这些反馈相互加强,可能导致行为的快速变化,而其他模型中固定的叙事并未考虑到这一点。”
所以,如果你正在为这场看似不可能的气候变化斗争以及气候变化所带来的所有可怕威胁而感到疲惫不堪,你并不孤单。很有可能,你正在比你想象的更有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