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灾害风险和气候变化密切相关,两者不可分割。全球平均气温的升高和天气模式的广泛变化使得极端天气事件更加频繁或更加剧烈。在美国,2021 年的热浪发生频率是 20 世纪 60 年代的 3 倍。
干旱、风暴、洪水和野火等自然灾害发生的可能性更大。在全球范围内,20 世纪 70 年代平均每年发生约 40 次与气候相关的灾害,但到 21 世纪 10 年代,这一数字增加到 150 次以上。今年已发生了前所未有的极端天气事件,例如蒙大拿州中南部地区的洪水,或东非地区四季皆有的干旱。
这些事件仅能强调气候变化的影响以及灾害防范的重要性。然而,自然灾害对每个人的影响并不相同。
某些人群对灾害的防范能力较弱
尽管自然灾害对所到之处的一切都造成毁灭性影响,但这些事件对每个人的影响并不平等。低收入人群和种族/少数族裔群体是灾害暴露风险最高的人群。根据《健康事务》2020 年的一篇文章》,他们更有可能居住在灾害易发地区,并且居住在质量较低的住房中。
自然灾害对老年人和残疾人的影响也尤为严重。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管理学院副教授兼运营管理与战略系主任娜塔莉·辛普森(Natalie Simpson)表示,行动能力对于维持安全至关重要,这对这些群体来说是额外的挑战。
对于弱势群体来说,做好防范措施可以大大减轻灾害的影响。然而,并非所有人都能充分做好灾害防范。
《国际灾害风险研究杂志》发表的一项新研究发现,某些美国家庭不太可能至少基本做好灾害防范。这些群体,包括有孩子的家庭、租房者、由女性领导的家庭以及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的人群,更不可能拥有基本物资以进行即时疏散或为期三天的庇护。此外,亚裔和非裔美国人不太可能具备基本的灾害防范能力。
研究人员分析了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 (FEMA) 2018 年《全国家庭调查 (NHS)》的数据,以调查与灾害防范相关的因素。《全国家庭调查》始于 2007 年,自 2013 年起每年进行一次,旨在通过调查美国人对灾害防范的态度和行为,了解其随时间的变化。
[相关:世界每年将经历 560 次重大灾难。]
研究作者、俄亥俄州立大学社会工作学院助理教授斯米塔·拉奥 (Smitha Rao) 表示,缺乏有关灾害防范的信息是影响一个人安排应对这些情况的能力(或缺乏能力)的关键因素。她补充说,重要的是要传递有关灾害防范的关键信息,并针对受灾害影响更大或防范能力较弱的社区进行宣传。
该研究还讨论了社会认知因素如何影响灾害防范:相信灾害防范的有效性与至少达到充分防范水平相关。对自身准备能力信心不足的人,不太可能为紧急情况做好基本准备。
辛普森说:“一个人能否基本做好灾害防范,主要因素在于收入水平。”她补充说,低收入家庭在维持生计方面面临困难,而高收入家庭则更有可能拥有保险、疏散计划和私家车。像收音机、发电机、手电筒和电池等推荐购买的应急用品也需要额外的收入。
拉奥说,个人可以做的最重要的事情之一是与家人和邻居讨论灾害防范,例如制定计划并准备一个装有必需品和文件的应急包。
辛普森说:“我们做好灾害防范是为了减轻它对我们生活的影响。我们永远无法控制灾害,但我们可以控制下一次灾害造成的损失程度。”
政府在灾害防范中扮演重要角色
拉奥表示,一些社区防范能力较弱,并非因为个人不足,而是因为他们通常有其他更紧迫的需求需要关注,或者缺乏采取必要行动的资源。她补充说,政府和机构可以通过提供信息和全面支持,并与最脆弱的群体密切合作,来提高他们的灾害防范能力。
辛普森说,政策制定者应该寻找灾害防范教育的最佳渠道,例如在学校或通过教堂等非传统合作伙伴进行教学。有互联网的人可以访问美国国土安全部创建的网站Ready.gov,以制定计划并了解在发生不同类型的灾害或紧急情况时应如何准备。
她补充说:“政府需要认识到,低收入群体往往生活在灾害风险特别高的地区,那里的基础设施很少或质量很差,甚至执法也比较松懈。这是一种不公平,可以通过加大投资来纠正,从而将防范工作这一重要部分转移回[给]政府。”
[相关:我们的基础设施无法应对气候灾害。我们需要以不同的方式建设。]
立法者可以通过投资对公共住房进行必要的翻新和维修,以及更换劣质和不合格的基础设施,来帮助低收入社区,因为这些设施会使居住环境不安全。
居住在城市地区还意味着依赖交通、能源、电信和医疗保健等关键基础设施,这些基础设施在灾难中可能发生灾难性故障。辛普森说,当这些基础设施发生故障时,可能会一次性导致大量人员陷入困境。纽约市的地铁系统——每日乘客量约 550 万人——过去曾因飓风或强降雨而发生洪水。
日本是一个地理上易受台风、海啸和地震等灾害影响的国家,拥有世界上最安全、最抗灾的建筑环境之一。建筑师和工程师在设计和建造建筑物时,会使用有效的防灾措施、创新技术和人工智能,以提高其抗灾能力并最大限度地减少潜在损失。政府还投入大量资金用于灾害防范,方法是升级基础设施、改进技术和采纳减灾项目。
拉奥说:“虽然并非所有灾害都与气候变化有关,但气候危机无疑在加剧许多灾害的影响和发生频率。机构和政府最迫切需要的是采取以气候正义原则为核心的真正气候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