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晚上关灯可能不仅仅是为了节省能源。对于迁徙的鸟类来说,明亮的建筑只是它们众多种群面临的威胁之一。在《候鸟条约法》保护的一千多种鸟类中,有92种被列为濒危物种。
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上的一项新研究,基于芝加哥菲尔德博物馆科学家收集的数十年的鸟类数据。研究人员发现,关闭建筑物内的灯光可以显著减少像莺和鸫这样的迁徙鸟类的死亡。在窗户有一半被遮黑的夜晚,春季迁徙期间的鸟类碰撞次数比窗户保持亮灯时少11倍,秋季迁徙期间的碰撞次数则少6倍。
据估计,在美国,每年有3.65亿至9.88亿只鸟类因撞上建筑物而死亡。文章作者写道,包括天气条件和光污染在内的迁徙鸟类面临的威胁,已导致北美在过去半个世纪里损失了“近三分之一的鸟类,其中迁徙物种的下降尤为严重”。
“我们的研究提供了迄今为止最有力的证据,表明迁徙鸟类会被建筑物的灯光吸引,这常常导致它们撞上窗户而死亡,”康奈尔大学鸟类学实验室的博士后研究员、该论文的第一作者Benjamin Van Doren在新闻稿中说。“这些见解的实现,都要归功于菲尔德博物馆的David Willard 40多年的努力,他领导了碰撞和灯光监测工作。”
[相关:美国最重要的鸟类保护法律之一被废除了。]
在20世纪70年代末,菲尔德博物馆名誉馆藏经理Willard 在芝加哥一个大型会展中心麦考密克展览中心听说了鸟类撞击事件。那天他发现了五只死鸟。40年后,他仅在这个建筑前就目睹了约40,000只鸟类因碰撞而死亡。
在20世纪90年代,经过20年的记录和收集死鸟,Willard 和他的同事们发现了特定时期(尤其是展览中心关闭灯光的节假日)死亡数量减少的规律。
“很快就清楚,麦考密克展览中心的灯光亮度和碰撞数量之间存在普遍的相关性,”密歇根大学生态与进化生物学系助理教授、资深作者Benjamin Winger在新闻稿中说。“但是,要真正理解夜间人造光与碰撞之间的关系,还需要进行更复杂的分析,其中还涉及来自雷达和天气模式的迁徙数据。”
Willard 和其他研究人员开发了一个统计模型,该模型基于麦考密克展览中心照明窗户的数量、天气状况、季节时间和不同鸟类物种的迁徙通道。这使得他们能够分离出不同的因素,并确定尽管天气和天空中鸟类的数量是一个因素,但灯光在鸟类死亡增加中起到了最主要的作用。
全国范围内已有停止光污染以保护鸟类的努力。1995年,芝加哥实施了“芝加哥关灯”计划,鼓励高层建筑的所有者或管理者调暗或关闭装饰性灯光,以保护迁徙鸟类。在纽约市,志愿者和当地奥杜邦学会成员监测9/11纪念馆的灯光。如果开始有大量鸟类聚集,志愿者就会提醒博物馆和纪念馆工作人员定期关闭吸引鸟类的灯泡。
拯救迁徙鸟类可能就像在特定物种飞往下一个目的地之前安排定期关灯一样简单——这是研究人员希望尽快看到的应用。
“我们的研究包含一个令人振奋的消息:我们可以通过在每年春季和秋季的少数几个高风险日关灯来拯救鸟类,”Van Doren说。“通过调整我们现有的公众迁徙预报,以确定高碰撞风险的夜晚,我们就能提前几天发布有针对性的关灯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