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对您的宠物了解多少? 宠物心灵感应 捕捉了您对您最好的朋友(永远的毛茸茸的朋友)的一些遐想,并将其与现代科学的严谨研究和结果联系起来。
“猫咪交流” 这个短语让你联想到什么?大概是喵喵叫——如果你的 猫咪的底线被触犯过,也可能是嘶嘶声。然而,猫咪之间以及它们与人类之间很多“说”的话并不是靠声音表达的。相反,它们是通过尾巴来传达的。
有紧张时的左右摇摆;有害怕时的笔直向下、炸毛的姿势;有表示中立时的水平线;以及猫科动物家族之间共享的许多其他后部姿势。但有一种姿势主要局限于成年家猫:尾巴竖起,即尾巴呈与猫背垂直的角度,尖端指向迎面而来的人。
“你看看世界上所有其他的野生猫科动物,它们都有非常相似的姿态和行为。[尾巴竖起] 这个信号是家猫和狮子特有的,”猫咪行为专家、《猫咪的隐秘语言》一书的作者 Sarah Brown 说。“我认为这太神奇了。”
20世纪90年代初,Brown 追踪了 英格兰南安普敦 一个自由生活猫群 的行为和关系。她观察到,在猫咪之间发生友善互动之前,它们常常会做出尾巴竖起的姿势,然后猫咪们会互相亲昵地蹭头,有时之后还会坐在一起。其他地方的研究人员 进行的后续研究证实了 这些观察结果。在 猫咪被展示有尾巴向上或向下猫咪的图片 的测试中,尾巴向上的图片引发了更友好的反应。
研究还 证明,猫咪以类似的方式对人类使用尾巴竖起这个信号——细心的猫奴可能已经得出这个结论。但这种表达方式的起源不太清楚。 我们这些喜欢偎依在膝头、爬上沙发 的伙伴,是如何学会与所谓的“丛林之王”共享这一行为的呢?
就连家猫的祖先,非洲野猫 (Felis lybica),在幼年时期也会做出尾巴竖起的姿势。这强烈表明它的起源在家猫的驯化历史中,据信这场驯化始于大约10,000年前,当时野猫聚集在美索不达米亚农民的田地和粮仓周围捕食啮齿动物。在那里,它们的活动范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接近。
突然之间,猫咪迫切需要处理社交互动。拥有一个易于解读的姿势,能够快速传达可亲近性和放松感,将有助于它们避免不必要的冲突。“这就像一个在社会群体中改善凝聚力的行为,自然选择会‘青睐这种行为’,”研究过罗马自由生活猫行为的进化生物学家 Eugenia Natoli 说。“合作个体的繁殖成功率会高于不合作的个体。然后这种行为就会传递给下一代,以此类推。”
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尾巴竖起是在古埃及被驯养的猫群中演变而来的。在古埃及,猫咪被视为神圣的,但也以惊人的数量被献祭——据估计, 一个寺庙中就埋葬了385,000只猫木乃伊。这些大规模的饲养场所很可能是适应群体生活的新变种的温床。
这种肢体语言究竟是在农场还是在猫舍里开始的,我们可能永远无法得知,但这两种可能性都与它们在狮子身上的存在相吻合。狮子通常生活在有多达几十只个体的狮群中。其他猫科动物大多是独居的:它们可能有稳定的关系——例如,美洲狮 属于复杂的等级社会——但它们在一起度过的时间并不多。
只有家猫和狮子拥有这样的生活历史。然而,如果社会性可以解释尾巴竖起信号的演变,那么问题来了:猫咪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行为而不是其他行为来传达善意呢?
在某个时刻,猫咪迈出了小小的一步,开始将尾巴指向它们喜欢的人类。
目前有三种可能的解释,由 Brown 在她的书中进行了总结。根据一种说法,尾巴竖起是雌猫在繁殖时弓身、抬高臀部的姿势的变体。第二种观点认为,它起源于猫咪标记领地或向邻居传递信息时喷洒尿液的尾巴姿势。最后一个假说认为,它来自幼猫在接近母亲时本能做出的动作。
“它们一旦能动起来,妈妈朝它们走来,那条小尾巴就竖起来了,”Brown 说。“它们都这样做。”确切的原因是另一个谜。Natoli 认为这是一种生物学上固有的方式,有助于母亲通过气味识别幼猫——猫咪的侧腹和尾巴上有腺体,抬起尾巴可以更容易地让它们被闻到。但她和 Brown 都认为第三种关于尾巴竖起起源的解释是最有可能的。
“也许(独居的野生猫咪)离开母亲后,很少遇到其他猫。它们就放弃了竖起尾巴的习惯。但(家猫)今天被其他猫或人包围得如此之紧,它们就一直这样做下去,”Brown 说。
这使得尾巴竖起成为一种幼态延续行为——一种在生命早期就表现出来,并在成年后继续保持的行为。揉捏——幼猫在吸奶时以及成年猫在偎依时弯曲爪子——是另一种幼态延续行为。(这种行为可能 在猫科动物中共享。)尾巴竖起对见到妈妈而感到高兴的小猫来说,具有积极的情感联系,并且这种联系可能会延续到成年。
在某个时刻,猫咪迈出了小小的一步,开始将尾巴指向它们喜欢的人类。在长达10,000年的历史中,我们成为了它们群体的一员。它们选择与我们成为朋友——而每一次当它们的尾巴竖起形成一个毛茸茸的“竖起大拇指”时,都在提醒我们这一点。
阅读更多 PopSci+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