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的倭黑猩猩表现出群体间合作的惊人迹象

我们近亲灵长类动物最近观察到的群体合作让我们对人类行为有了更乐观的看法。
Two wild bonobos sit in a tree. Researchers examined pro-social behaviors of the smaller species of great ape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研究人员在刚果民主共和国研究了野性倭黑猩猩的亲社会行为。Martin Surbeck/哈佛大学

人类 不同群体之间的合作 是我们 社会规范、传统和文化 的根源。根据 11 月 16 日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一项 研究,一个被称为倭黑猩猩的大猿物种的群体也可能与其他小群体合作。

[相关:倭黑猩猩雌性可以自己选择伴侣,而且它们非常挑剔。]

倭黑猩猩和黑猩猩一样,是我们 最亲近的现存亲戚 之一。研究它们的关系可以帮助科学家重建哪些人类特征似乎是与生俱来的以及它们是如何进化的。然而,这两种灵长类动物尽管生活在类似的、包含多个成年雌雄成员的社会群体中,却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合作。

黑猩猩 不同群体之间的关系似乎更为敌对。即使是致命的攻击也不罕见。这种敌对导致研究人员认为,群体冲突是人类天性固有的组成部分。

倭黑猩猩可能讲述了社会结构和社区随时间演变的不同故事。

“能够研究合作在一个与人类如此亲近的物种中如何出现,这挑战了现有理论,或者至少提供了关于促进群体间合作而非冲突的条件的见解,”研究合著者、德国灵长类动物中心进化生物学家 Liran Samuni 在一份 声明 中说。

这项 研究 在两年时间内,考察了刚果民主共和国科洛科洛里倭黑猩猩保护区中的两个群体共 31 只野生的成年倭黑猩猩。当不同群体的倭黑猩猩会面时,它们常常一起进食、休息和旅行。

“在科洛科洛里追踪和观察多个倭黑猩猩群体,我们对不同群体成员之间非凡的容忍度感到震惊,”Samuni 说。“这种容忍为形成联盟和跨群体分享食物等亲社会合作行为铺平了道路,这与我们在黑猩猩身上看到的截然不同。”

作者们也没有观察到导致 在黑猩猩身上观察到的致命攻击 的争执。倭黑猩猩之间并非随机互动。合作仅发生在少数特定群体成员之间。

“它们会优先与来自其他群体、更有可能回报的特定成员互动,从而在亲社会个体之间建立牢固的联系,”研究合著者、哈佛大学进化生物学家 Martin Surbeck 在一份 声明 中说。“这样的联系也是人类社会合作的关键方面。倭黑猩猩向我们展示了,在能够维持和平的群体间关系的同时,将亲社会行为和合作扩展到群体外成员的能力并非人类独有。”

[相关:人类的进化成功归功于友谊。]

人类群体之间的合作带来了思想、知识、创新和资源的交流。研究中的倭黑猩猩也在没有任何强大的文化影响下,跨群体分享食物资源。作者们认为,这挑战了另一种现有观念,即 共同的文化和特征是群体之间合作的必要组成部分

这项研究还强调了在研究生活在保护区偏远且难以到达的地区的倭黑猩猩时进行合作的重要性。

“正是通过与当地蒙甘杜人的大力合作和支持,他们祖传的森林是倭黑猩猩活动的场所,对这种迷人物种的研究才成为可能,”Subeck 说,他担任科洛科洛里倭黑猩猩保护区的研究主任。“像科洛科洛里这样的研究地点不仅极大地促进了我们对该物种生物学和我们进化历史的理解,而且在保护这一濒危物种方面也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更多优惠、评测和购买指南

 
Laura Baisas Avatar

Laura Baisas

新闻编辑

Laura 是 Popular Science 的新闻编辑,负责报道各种主题。Laura 对所有水下事物、古生物学、纳米技术特别着迷,并探索科学如何影响日常生活。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