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人类的角度来看,黑猩猩和倭黑猩猩常常代表着我们本性的两面。黑猩猩被认为更倾向于冲突。而倭黑猩猩则被认为更和平,甚至能表现出群体间的合作。一些针对这两种类人猿的新研究描绘了它们及其行为更细致的图景。倭黑猩猩似乎比研究人员之前认为的在自己的群体内部更具攻击性。这些发现被描述在4月12日发表在《Current Biology》期刊上的一项研究中。
“黑猩猩和倭黑猩猩以不同的方式、出于特定的原因使用攻击性,”该研究的合著者、波士顿大学人类学家 Maud Mouginot 在一份声明中说道。“这不是要否定倭黑猩猩和平的形象——而是说这两种物种都有更多的复杂性。”
推搡、撕咬和追逐
在研究中,研究小组重点关注了与繁殖相关的雄性攻击性。他们分析了位于刚果民主共和国科科洛波里倭黑猩猩保护区的三个倭黑猩猩社群,以及坦桑尼亚贡贝国家公园的两个黑猩猩社群。研究人员使用一种称为焦点追踪(focal follows)的方法,观察了12只倭黑猩猩和14只黑猩猩的行为。这种方法涉及追踪一只动物一整天的行为,并记录该动物参与攻击性互动的频率、攻击的对象以及互动是否具有身体接触。在类人猿中,这些身体互动包括推搡、撕咬或追逐对手。
[相关:受欢迎的黑猩猩为整个群体设定握手潮流。]
“你到它们的巢穴等待它们醒来,然后一整天跟着它们——从它们醒来那一刻到晚上睡着——并记录下它们做的所有事情,”Mouginot 说道。
他们发现,雄性倭黑猩猩的攻击性比黑猩猩更频繁。总体而言,倭黑猩猩的攻击性互动次数是黑猩猩的2.8倍,身体攻击次数是黑猩猩的三倍。
雄性倭黑猩猩几乎只针对其他雄性进行攻击,而黑猩猩则更有可能攻击雌性。黑猩猩也更有可能使用雄性“联盟”,其中13.2%的黑猩猩攻击涉及这些群体,而倭黑猩猩只有1%的攻击涉及这些群体。
涉及雄性群体间的争斗也会造成更多伤害,社区内部的争斗可能会削弱群体抵抗其他黑猩猩群体攻击的能力。倭黑猩猩似乎没有这个问题,因为它们的大部分争斗都是一对一的。它们从未被观察到杀死同类,并且不认为它们具有领地意识,这使得它们的社群更自由地在内部争斗,而不是与外部对抗。
雄性“联盟”
这两种物种中更具攻击性的雄性也获得了更大的繁殖成功率。研究小组对倭黑猩猩的这一发现感到惊讶,因为它们具有共同主导的社会动态,雌性通常地位高于雄性,并且在选择配偶时更具决定权。黑猩猩则拥有由雄性主导的等级制度,雄性联盟会胁迫雌性进行交配。
“更具攻击性的雄性倭黑猩猩能获得更多与雌性交配的机会,这是我们未曾预料到的,”Mouginot 说道。“这意味着雌性并不总是选择更温顺的雄性。”
研究小组指出,雌性倭黑猩猩和黑猩猩并非完全被动,但雌性攻击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自我驯化假说
倭黑猩猩雄性之间高频率攻击的新发现与灵长类动物行为学中一个普遍存在的假说——自我驯化假说——相矛盾。这个假说可追溯到查尔斯·达尔文,认为进化在倭黑猩猩和人类身上抑制了攻击性,而在黑猩猩身上则没有。
[相关:灵长类动物互相打趣已有 1300 万年历史。]
一些发现确实支持了自我驯化假说的一些部分,特别是关于对雌性的攻击性。与黑猩猩相比,雄性倭黑猩猩对雌性的攻击性较低。据研究小组称,这与早期的研究结果一致,即雄性倭黑猩猩很少使用胁迫性交配策略,即使它们在体型上更大。
研究小组未能评估攻击性互动的严重程度,例如是否造成了伤口或伤害。他们希望未来能收集这类数据,并比较不同社群和亚种之间攻击性行为的差异。
“我很希望这项研究能有来自其他野外研究点的可比数据补充,这样我们就能更全面地了解物种内部和物种之间的变异,”Mouginot 说道。